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之江新语》中提到,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城乡始终是有差别的,但终极的目标应当是,虽有城乡之别,而少城乡之差。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当前,浙江明确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作为接下来的主攻方向,推动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通、对等交换。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的能源电力,亦载着均衡密码。
织网山海重塑地理边界
基础设施直接关切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供水、交通、用电保障等方面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在衢州常山的胡柚加工车间,数字化分选流水生产线的嗡鸣声正将农事智慧带入数字时代。
车间负责人李建指尖轻点分选机按钮,多级筛网配合气流分级系统让日处理量突破72万斤,不同大小、不同外观的胡柚被精准地分流到各条输送带上,分拣效率提升50倍。2021年以来,3.8亿元农网改造资金注入常山这片土地,串起2.7万余农户的增收链条。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区,一直以来,浙江都是一个“藏富于民”的省份。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7万元,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3,连续12年呈缩小态势。
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在电力维度率先消解。截至2024年,浙江农村架空线路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92.30%,累计建成3826个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99.9880%的农网供电可靠率,超国内城市平均水平,全年户均停电时间降至1.05小时/户,与城市差距缩短至41分钟,较2021年降幅达70.4%。
除了城与乡的协奏,浙江还有山与海的和鸣。
东海的潮声里,浙江省唯一一个全域海岛县——舟山嵊泗是浙江省最后一个与主网互联的县级电网。2023年投运的海底电缆联网工程让该地供电可靠性翻倍,次年建成光伏储能微电网,岛屿供电稳定性突破99.99%,海鲜冷链不再“看天吃饭”。
横亘对角线的浙西南山区丽水市,智能配网与微电网集群在叠翠群峰间织网纵横——2024年,这座山城首度触摸99.99%供电可靠率,将全年户均停电时长压缩进53分钟刻度,同比降幅达41.12%。
电力织就经纬网,牵起山海共潮生。如今,浙江山区海岛区域与杭甬都市圈之间,全年户均停电时间悬殊值,从2021年的5小时鸿沟,快速收窄至1.5小时的新维度。
此刻,嵊泗列岛摇曳的渔火与钱塘江畔流转的霓虹,都在超99.99%的可靠“心跳”中,光轨同频,脉动如一。
均等服务承载诗和远方
青山绿水作画轴、白墙黛瓦作画纸,一个八百多人的小乡村,有三百多人会画画,村民们被称为“乡野毕加索”。
余东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是“全国十大农民画村”,研学基地、文创工作室、民宿等业态相继入驻,每逢节假日,不少新能源车穿行在这幅水墨长卷中,人流如织。
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笑望停车场里闪烁的充电指示灯,“村民买了电动汽车,游客来玩,都能来村停车场充电。”
余东村的“充电自由”映射着浙江全域充电网络的建设步伐。2023年,浙江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截至2025年初,4.62万台充电桩遍布浙江乡村,97.02%的乡镇覆盖公共充电设施,基本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半径。
“农民可以不离开乡村,同样实现现代化。”余晓勤说,他计算过,近些年,随着生活设施便利化和产业发展,余东村常住人口逆势生长,回流超100人。
浙江的乡村,正逐步回归一种自信的生活状态。
两百公里外的丽水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居住着近30位80岁以上的老人。2024年4月,这里揭牌成立了丽水首个村级“全科微网格服务阵地”。当地供电公司依托“红船·光明驿站”,牵头发起并整合电力、卫健、银行、公安、邮政等服务资源,组建“微网格长+全科微网格员”的“1+N”全科微网格团队,为村里的老人提供服务。
近些年,国网浙江电力不断延伸乡村电力服务网络,在农村分级分类布设电力驿站、便民服务点、抢修服务站,数字化电力驿站已覆盖全省1.9万个行政村,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所,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我们在这里生活,孩子们很放心。”91岁高龄的练诗寿仍独自住在村里,当地供电员工为其安装了具有用电监测和远程预警功能的智能插座,用电异常时,电力网格员和儿女们的手机同时收到提醒。
致广大而尽精微。电力+关爱老人、电力+返乡指数、电力+绿色出行、电力+农业,电力数据从村间院落、乡野大地中汇聚,进入乡村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与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
纵览浙江2021年到2024年的乡村振兴电力指数变化曲线,指数从141.8快速上升到166,包括产业发展、富裕程度、宜居水平、供电保障、绿色用能五个维度的全方位跃升。分维度看:4年来,“乡村产业电力指数”以25.1点的增幅见证着特色产业集群崛起;“乡村富裕电力指数”年均增长6个点,幸福感稳步提升。
山阻水隔处照见绿意新生
正月廿八,残月还悬在衢州柯城区七里乡上空,30岁的水电工戴双哈着白气,踩碎结霜的枯枝,向柯城抽水蓄能项目施工现场奔去。
本该踏上离乡列车的他,望着盘山道上的工程车长龙碾碎最后一缕月光,也抚平了像他一样众多山民的生计焦虑——
农家乐门口贴起了“招聘帮厨”的告示,房屋出租信息随处可见,山脚下,石梁共富集聚点部分安置房已结顶完工,数百套新房将装下那些曾散落山坳的炊烟。
投资近80亿元的柯城抽水蓄能项目,以相当于全区5年财政收入的巨资落子浙西群山,全面开工后,管理、务工人员将常态化保持1000人以上。不仅带动就业和周边消费,还带起了石料建材、工程机械、汽车运输、造桥修路等本地配套产业的热度。
项目所在的柯城区,近年来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摆脱了传统山区经济的路径依赖,于2024年8月,成为浙江山区26县首批调出县,首次跻身全省工业大县行列。
仙仁村的耄耋老人们依然遵循着晒制腌菜的古法。他们不知道,门前浙江首座公益光伏发电站正将洒下的阳光转化为每年4万余元的“阳光存折”,助力村里的“爱心食堂”和村庄建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这其中,蕴含着山与海的辩证法——那些曾被视作桎梏的险峰与孤岛,在时代的光照下,正成为撬动绿色未来的支点。
眼见,昔日的悬水孤岛,转身化作绿电母港。在舟山岱山县秀山岛海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已连续运行超91个月,潮涨潮落,生生不息。与潮汐共舞的海面上,107.4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破浪而立,400万千瓦深远海风电版图蓄势待发。预计2036至2050年,该地将实现从“受端型”向“送出型”电网的历史性跨越。
曾经困囿祖辈的层峦叠嶂,如今托举起华东绿色能源基地——丽水。目前在建抽水蓄能项目6个,总投资约471亿元,在建项目装机规模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到2030年,该地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900万千瓦。
衢州,正在打造浙江的“青海”。至2024年末,该市光伏渗透率突破80%,位列全省第一。1万余户分布式光伏项目洒落乡村山野,每年为居民增收约4000万元。
据了解,浙江省内成环的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已提上日程,将打通浙江“西电东送、南电北送”通道,实现省内能源互济,或将深度重塑浙江山区海岛的经济肌理。
“共富并非削峰填谷的绝对平均。”国网浙江电力营销部农电处(乡村振兴处)处长马明表示,他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建立自由流动的能量交换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没想到现在充电这么快,只要半小时就能充满80%的电了,据说充的还都是绿电。”4月11日,在浙江次坞高速服务区,刚充完电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满脸欣喜。就在当日,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次坞高速服务区在经历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
翻开2024年浙江电力生产消费统计表,两个数据很有意思。一个是2024年浙江最高负荷1.23亿千瓦,其中受入外来电力4594万千瓦,约占1/3。另一个是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其中受入外来电量2297亿千瓦时(包括中长期电量和现货市场购入电量),同样约占三分之一。两个占比1/3,可见外来电无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
4月2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31日,浙江通过中长期协议计划采购清洁能源电量约1117亿千瓦时,计划绿电采购约750亿,清洁能源电量和绿电占比分别达到54.5%和36.5%,均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已建成的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三条
3月28日,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成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统筹指导、
4月2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在宁波召开,发布“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及品牌IP“亮宝”,将“千户万灯”从公益项目升级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双轮驱动的品牌标杆,全力打造央企参与社会治理的“浙江样板”。本次活动也是国网浙江电力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国家电网”专项活
文成,一座因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谥号而名垂青史的山城。过去几十年,数十万文成人走过国门,远赴他乡。文化交融、经济互通,让文成兼具山水名城的韵味和异域他乡的风情。2021年浙江启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这座坐落于浙西南群山中的小城,以山水为纸、绿电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共富传奇。当飞云
3月24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电费智能核算百日攻坚行动,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解决电费结算中主体多、人工审核压力大等问题。该公司将打造“人工智能+电费核算”智能核算体系,充分运用光明电力大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异常研判-智能处置-账单服务”全链
3月24日,国网浙江电科院自主研发的“挂点金具红外图像发热缺陷智能识别算法模块”,在国网浙江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平台完成试运行并转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浙江全境输电线路五大类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发热缺陷AI智能识别。据悉,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巡检每日产生1.2万张红外图像,传统人工分析模式需3名技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4月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变停电精准监测”微应用在青岛供电公司上线,实现配电变压器停电“分钟级”感知。县(配)调人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监控10千伏主干线和支线线路,但无法感知线路上连接的大量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青岛供电公司依托营配调数据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近日,山东淄博供电公司配网调度值班人员借助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转供”功能,向110千伏学院变电站下达10千伏2号B母线6条线路运行方式调整指令。在两分钟内,现场运维人员确认110千伏学院变电站2号B母线6条出线联络环网箱负荷转供成功。这是该公司首次成功应用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
最近,在首届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职业技能竞赛(配电自动化专业)的赛场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代表公司参赛的苏州公司刘晓林、泰州公司孙先灿、扬州公司罗航3名选手全部获个人一等奖,彰显出国网江苏电力在技能人才培育与专业素养锤炼方面的深厚功力。专业素养是电力行业从
3月19日,随着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调度员按下遥控合闸按钮,具备遥控功能的新一代一体化柱上断路器在浦东10千伏宣11正灵线成功送电。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10千伏架空线馈线自动化全覆盖三年攻坚行动”以来,首次在架空线路投用完全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功能将切实提高浦东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水
3月11日,福建厦门供电公司实现思明区110千伏岭兜变电站10千伏观三Ⅰ回972馈出电缆故障50毫秒自愈。这是该公司“花瓣式”双环网建成后首次应用。2019年,厦门供电公司在思明区观音山中央商务区投运“花瓣式”双环网合环运行网架。该网架由110千伏塔埔变电站10千伏同母线的914、916馈线和110千伏岭兜变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既是国家电力与算力政策的方向指引,也是电力与算力系统建设的大势所趋。从当前算力电力的发展现状来看,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需要坚强的电力支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也需要灵活算力的多维助力,因此有必要从电力系统与算力系统的规划、建设着手,从设施、运行、市场与商业模式等多个维
今年年初以来,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积极探索配电自动化发展新路径,聚焦关键场景,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推动配网运行调度控制数智化转型,为宁夏地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助力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加快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发展。早在2019年年中,石嘴山供电公司便建起配电自动化实验室。该实验
“我们可以通过健全低压配电网模型拓扑参数、丰富低压场景应用等举措,充分发挥电网一张图、一张表的功效,消除分路监测盲点、构建‘主变—母线—配变—终端用户’电压一体化调节模式,实现低压台区精准、高效治理,有效提高抢修服务质效。”2月26日下午,国网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公司总经理李云鹏组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4月9日上午,由公司第一分局承建的灵寿抽水蓄能电站在砂岭沟大桥桥尾举行主体工程暨输水发电系统工程开工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高峰期,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灵寿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寨头乡,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下水库等部分组成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索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详情如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索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兴安盟行政公署,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索伦抽水蓄能电站是自治区抽水蓄能布局优化调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4月14日,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通风兼安全洞顺利开挖贯通,这是电站建设取得又一重要进展,为后续地下洞室群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巩义抽蓄电站通风兼安全洞全长1222米,洞身净断面尺寸7.5米×7.0米,Ⅳ、Ⅴ类围岩占比约48.4%。通风兼安全洞岩层平缓、岩性软硬相间,局部断层规模较大、形状较差,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在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电力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成为行业焦点。4月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开盖检查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展开,西开电气首台套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用成套开关设备迎来了三年运行的“大考”,众多电力行业巨头——南网储能、中广核新能源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4月15日,浙江青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银团成功落地,以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为联合牵头行的6家银行,为项目提供62亿元的融资贷款。杭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东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宏;国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王建生,农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胡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