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核”去何从:日本能否承受“零核电”之重?

2012-11-26 13:04来源:光明日报 谢宗睿关键词:核电站零核电日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大国是怎样炼成的

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日本拥有各类型的核电机组50余个,长期以来都是仅次于美国、法国而稳居世界第三的核能利用大国。贫瘠的矿物资源和发达的经济产业之间的矛盾使得日本一直将核电作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手段。

早在1954年,日本就开始了以核电为代表的民用核能相关技术的研究。1963年10月26日,日本的实验型核电机组首次发电。为了纪念这个日子,10月26日自此被命名为“核能日”。到20世纪80年代末,大规模的核电开发已经使日本的能源自给率由4%左右上升到18%,核电占日本全国总发电量的比率也首次超过火电、水电等传统发电方式而跃居榜首。1995年8月,历时近30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文殊”快速中子反应堆首次试运行发电成功,这标志着日本在核电技术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专门制订了一个所谓的“核能立国计划”,其中包括投资新建、扩建和改建核电站和大型核废料处理厂、开发新一代轻水反应堆、为核电事业提供人才保障等一系列重要措施。该计划将发展核能提升到了“立国之本”的战略高度,足可见日本力图通过发展核电事业来弥补“先天不足”,减少对海外的能源依赖的愿望何其迫切。

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在核能利用方面,日本在国际上素来低调。但近年来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停滞不前的压力,日本开始盯上了国际核电市场这块“大蛋糕”,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国家推销其核电出口项目,试图从法国、俄罗斯等传统核电出口大国那里抢到一杯羹。由于核电项目具有建设难度大、科技含量高、引进方对出口方依赖性强等特点,越南、土耳其、约旦、立陶宛等能源短缺又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小国家都被日本视为理想的推销对象。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在铺天盖地的“反核”浪潮中,日本国内既有的核电站被相继关停,想要再上马新的核电建设项目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日本核能产业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国际市场。2011年10月31日,到访日本的越南总理阮晋勇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会谈,双方就日本向越南输出核电技术的协议进行了正式确认。越南成为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的首个核电项目出口对象国。2012年10月14日,立陶宛就是否应该建设维萨吉纳斯核电站举行了全民公投,而该项目的订单实际上早已落入日立公司手中。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称,尽管反对票高达6成以上,但由于立陶宛此前已通过了推进核电站建设的法律,因此全民公投的结果将不具备强制力。立陶宛总统也在全民公投后对继续推进该项目表示了支持。

核电出口竟然能“逆市上扬”,日本对有关国家游说和公关的力度之大可想而知。通过这种“国内损失国外补”的方式,日本核能产业界正试图一步步走出福岛核事故的阴影,从而继续保持住日本核电大国的地位,并且进一步抢占国际核电市场。

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

在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剧烈,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随着“零核电”目标的提出,日本在开发新能源方面的步子也相应地迈得更大更快了。

自今年7月起,日本开始实行“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制度”。日本经济产业省9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在执行该制度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日本全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已达到130万千瓦时,基本上等同于一座大型的核电站。如此可喜的数据不仅让刚刚开始实行的“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制度”迎来了“开门红”,同时也让经济产业省对于在年底前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50万千瓦时的目标感到非常乐观。

日本经济产业界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在未来很有可能接近甚至低于使用核能发电的成本。另一方面,无论野田内阁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零核电’”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日本国内的核电产业恐怕都难以再恢复到福岛核事故之前的规模。因此,不管是从日本目前的国内政治环境还是从未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来看,可再生能源的崛起都将是大势所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