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昨天,英国丁铎尔中心公布的科研报告中,一个排名令人关注: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国家和地区中,中国(28%)、美国(16%)、欧盟(11%)和印度(7%)靠前。究竟如何看待这组数据?专家认为,不妨多准备几双“眼睛”。
不应囿于数字绝对值
“这组数据如果说在技术上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在社会经济意义上则是不成立的。”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全面了解中国碳排放情况,不应囿于数字绝对值。
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董文博举例,如果从人均统计数据来看,虽然近年来中国人均碳排量有所上升,但最新统计显示,人均排放量是6.6吨,低于欧盟的7.3吨,更远远低于美国的17.2吨。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是制造大国,在生产过程中,也为其他国家承担了非常可观的碳排放。复旦-丁铎尔中心去年提出碳排放转移的概念,首次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判断国家和地区应承担的隐性碳排放责任。统计显示,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30%是为美国、欧洲和其它国家提供的相关产品与服务有关的,这意味着西方国家把二氧化碳排放转移了过来。这一情况在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同样发生。
添一双发展的“眼睛”
“碳排放不仅是环境问题,在当前更是一个发展问题,”李志青的话意味深长。
在他看来,此次报告发布的背景耐人寻味。其一,11月26日-12月7日联合国在卡塔尔多哈举办气候变化大会,本次大会的主要意图是为2015年制定全球统一碳减排框架而确定时间表,与中国有紧密关系的核心要点在于如何逐步放弃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的“双轨制”原则,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如果从2013年开始国际碳减排框架逐步从“双轨制”转向“单轨制”,中国将会因此承受更多的碳减排压力,进而极有可能损及国内的社会经济成长。其二,在本次联合国多哈气候变化大会前夕,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曾相继发布名为“排放缺口:哥本哈根协议可以实现2℃/1.5℃目标吗?”和“降温:世界难以承受4摄氏度”的两份重要研究报告,这两个报告都提出了全球碳排放失控的警告并催促国际社会加紧应对步伐,但其中并无 “中国碳排放世界第一”的说法,也没有对全球各国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对比。就此而言,上述两份报告兼顾到了各方的利益和顾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尚无各国官方认同的碳排放计算标准和核查手段的情况下,现有的国别排放数据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李志青认为,国家气候变化应对和相关碳减排政策的出发点应服务于经济发展,当前则体现为倒逼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他说:“中国的碳排放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也是在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提供 ‘红利’,作出贡献。”
多一双历史的“眼睛”
董文博也提供了一双历史的“眼睛”。
曾有一个对中、美、日、印、加等十三个国家自1850年以来的碳排总量估算,中国的历史累积排放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仅为美国的1/4左右。若算上人均水平,中国的历史积累不及总量1%,远远低于美国的21.3%,加拿大的16%,英国的16.4%。
另一组数据是:1990年以来,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发达国家平均下降了22%,美国下降了27%,发展中国家平均下降10%,中国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50%。
董文博说,应该看到,中国在碳减排这一块做了很大的努力。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从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到了1.034吨标准煤,也就是降低了19.1%。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也可以看到国家把减排目标确定为万元GDP能耗降低16%。“十八大报告中,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并且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我们正在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上数据可以作为警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REB”)与天合蓝天合作建设的10.8MW原装光伏系统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1,100万度,年收益超780万元,每年可减少10,000余吨碳排放。XREB对该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向天合蓝天发来感谢信。XREB
5月3日,随着最后一个光伏列阵的并网发电,标志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以EPC总承包方式承建的雅江县红星“1+N”项目Ⅱ标500兆瓦光伏项目标四(200兆瓦)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雅江县红星“1+N”项目Ⅱ标500兆瓦光伏项目,是四川省首批大型新型储能光伏电站,位于祝桑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4月29日,浙江首座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节点混合框架结构变电站——宁波110千伏半路变电站投运。该变电站本期建设主变压器2台,变电容量10万千伏安,投运后可满足宁波庄市片区新增负荷需求,完善区域10千伏供电网络结构,服务地区重点发展项目建设。半路变电站的建设融合了高性能绿色建材与
近期,中国能建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nbsp;国内市场开发火力全开连续中标、签约多个工程项目。1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综合储能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的综合储能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广州空港经济区南部白云片区人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时代浪潮下,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后勤部联合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共同开展上海路215号大楼用能设备信息动态更新及重点区域能耗核查工作,着力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标杆。上海路215号综合能源托管项目自2023年3月启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任务对煤电提出了“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的新要求,煤电技术正加速向“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方向转型。“新一代煤电”一方面要求煤电机组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另一方面要求煤电探索零碳或低碳燃料
5月3日01:32,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南部一期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各项性能指标优异,主辅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机组正式移交生产。公司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吴剑恒介绍项目建设历程、技术突破及机组核心指标和运行状态。随后,建设单位、生产单位、总承包(设计)单位、施工
5月5日,联合水务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12%;毛利润为3.64亿元,同比下降8.08%;归属净利润1.50亿元,同比下降5.89%;扣非净利润9481.92万元,同比下降21.37%。尽管公司在营收方面保持稳定增长,但净利润的下滑显示出其在资本支出增加和折旧摊销压力下的盈利能力受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当地时间4月29日23时55分,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的首个水电项目——秘鲁圣加旺III水电站投产发电,该项目是中秘两国产能合作第二批早期收获项目之一,被列为秘鲁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投产发电对于提升南部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圣加旺III水电站位于秘鲁东南部普诺省圣
北极星氢能网讯: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中国电建河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董舟团队成员刘维安在会议上分享了《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舟团队-刘维安当下全球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7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操作指引,详情如下:活动推荐:为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驱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北极星电力网将于2025年5月22-23日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本次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份受理经营主体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4月申请注册的国能安徽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虚拟电厂(能源聚合类)符合市场注册条件,现发布2025年4月份虚拟电厂(能源聚合类)注册结果。活动推荐:为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驱动能源行业
市能源集团聚力加快虚拟电厂功能体系建设,提升虚拟电厂资源聚合规模和运营管理水平。一是加大负荷资源聚合。目前已接入全市光伏、储能、充电桩、楼宇空调、照明设施等资源12121个,总规模400兆瓦,可调负荷近40兆瓦,成为全省规模体量最大的地级市国有虚拟电厂。二是丰富智慧能源场景。持续接入智能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首次系统规范虚拟电厂主体注册、能力认证、变更退出等运营管理全流程,《细则》共11章49条内容,明确了虚拟电厂的定义、准入条件、运营规则及责任分工,构建了涵盖注册接入、能力认证、市场交易、保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华电辽宁公司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大容量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技术”通过鉴定,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首创的离网制氢系统控制技术,将风电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可用性时长超95%,制氢效率可达97.5%以上。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唐叔贤院士担任主任委员,成员由知名高
日前,江西新余市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4月27日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这是该平台公示的第六个江西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造林碳汇试点项目。据悉,新余市露林国有林场碳汇造林项目通过实施人工植苗造林,提高林木蓄积量和碳汇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新能源装机比例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kW,同比增长20.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1亿kW,同比增长13.9%,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目前,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arbonemissiontradingmarket,CET,下文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国华投资国华(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二期项目制氢厂勘察设计服务公开招标,根据招标信息显示,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二期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由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系统组成,利用太阳能发电制氢。本次招标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
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肖特集团作为ChinaESGAlliance成员,在上海气候周2025期间宣布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正式发布特种玻璃行业首个经独立认证的产品碳足迹(PCF)计算指南,为行业树立量化碳排放的新基准。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我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差别极大,电力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碳排放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解将对利益格局调整产生重大影响。(来源:中国电力作者:冯君淑伍声宇吕梦璇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锚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电力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行导向
一、电力行业碳达峰时序的两种观点观点1:为确保整个经济社会系统2030年碳达峰,电力行业应提前达峰。持该观点的机构提出,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含热电联产供热排放)约占全社会排放量的40%,排放占比高、集中化程度高、减碳途径清晰,提前达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很强。推进电力行业尽早达峰,有助于
人物简介张新高级工程师,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新疆党校客座教授。昌吉州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昌吉州七届党委候补委员,八届、九届党委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党
对“双碳”当前有些问题的认识苗中泉2、刘龙珠3张富强1、1.国网能源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2.国网能源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3.国网能源院科研发展部(来源:中国电力)“双碳”目标提出两年多来,能源各界对电力行业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共识,但在电力是否率先达峰、远期是否
核心提要●需以系统思维谋划区域电力低碳转型协调发展●西部区域达峰的重点在于大型风光电基地中支撑性低碳或负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近期需加快相关技术示范●东部区域达峰时间与峰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在做好技术准备的同时留好应急后手●跨区输电需发挥更加显著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中部区域有望成
核心提要●需以系统思维谋划区域电力低碳转型协调发展●西部区域达峰的重点在于大型风光电基地中支撑性低碳或负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近期需加快相关技术示范●东部区域达峰时间与峰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在做好技术准备的同时留好应急后手●跨区输电需发挥更加显著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中部区域有望成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明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形势下,电力行业转型发展亟须解决新定位、新路径等重点问题,并从工作方法、目标统筹层面创新破题。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之思“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需要明确在新的历史进程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明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形势下,电力行业转型发展亟须解决新定位、新路径等重点问题,并从工作方法、目标统筹层面创新破题。(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张运洲)新型电力系统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明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形势下,电力行业转型发展亟须解决新定位、新路径等重点问题,并从工作方法、目标统筹层面创新破题。(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张运洲)新型电力系统
日本从澳大利亚海运液氢一事,被认为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意味着全球大规模氢贸易的开端。可没想到遭到各种批评,有人认为这是日本搞碳排放转移,还有专家认为日本这是有钱闲得慌,因为液氢长距离运输,非常昂贵,是巨大的金钱浪费。与其运输液氢,为何不运输氨?1月21日,由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制造的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