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专家观点|区域电力“双碳”目标推进侧重点分析

2024-11-27 10:12来源:中国电力关键词:碳减排电力供应碳达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各地区发展基础与发展条件差别极大,电力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电力碳排放如何在各地区进行分解将对利益格局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中国电力 作者:冯君淑 伍声宇 吕梦璇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

锚定在发展中促进区域相对平衡,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电力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行导向,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要素,电力的重要先行产业属性不会改变,需要继续发挥好电力对区域经济的基础性先行性支撑作用。要产业协同规划,统筹好电力基础设施布局与产业布局,结合电力发展与布局,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和区域产业集群布局,避免地方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要立足资源禀赋,电力供应结构更加多元化是保障电力系统充裕度的重要前提,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推动区域电力供应结构均衡发展。要重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生产力布局需要在高梯度地区与低梯度地区之间持续进行调整,清洁能源富集地区需要转化清洁能源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绿色电力发展引导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华北区域:区域资源依赖型产业占比高,为实现电力行业的“双碳”目标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各省市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碳排放规模量级迥异,这种底层的异质性决定了达峰先后与脱碳难易。

整体来看,华北区域降碳目标下统筹好发展和减排的难度较大,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分布式能源、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力争不晚于全国实现电力碳达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碳达峰至碳中和阶段,预计山西、山东将存在较大电力缺口,仍需保留一定规模煤电,发挥兜底保供的重要作用。

华东区域:区域内电力“双碳”路径与产业转移进度相关,目前来看,微观企业主体的绿色转型诉求已经并将持续带给跨区产业转移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华东区域需要采用多元化手段保障电力供应,依靠本地核电与海上风电提供清洁电量支撑。近期,需要大力推进核电与深远海风电规模化的开发,力争不晚于全国实现电力碳达峰。

目前,华东区域呈现皖电东送,考虑安徽清洁能源禀赋较差、低碳转型难度大,福建能源资源禀赋优秀、低碳转型可利用资源充裕。通盘考虑下,由目前以煤电为主的皖电东送转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闽电北送,并利用区域内特高压环网进行全网配置,是一条可参考的脱碳路径。

华中区域:区域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程度已较高,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资源十分匮乏,风能、太阳能等属于三、四类区域,整体能源资源禀赋较差、对外依存度高。同时,在中部崛起战略下华中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用能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整体用能供需平衡日益紧张。近中期,仍需主要依靠火电满足新增电力需求,在各区域中最晚实现电力碳达峰。

华中区域电力“双碳”发展中,需要注意三个关键:一是华中区域送受并举格局和区域特高压环网互济是影响华中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因素,需要充分利用华中环网实现华中各省间、长江流域各区域间的负荷时空互补和清洁能源资源互补。二是华中地区核电站址资源可观,是否发展内陆核电是影响华中区域碳达峰和碳中和能否顺利实现,以及能否经济高效实现的关键战略选择;若不考虑内陆核电,则需要配置2~3倍核电规模的脱碳煤电,则成本高昂。三是华中部分省份页岩气资源丰富,地方政府也提出“气化湖南”等战略,气电能否规模化发展也是影响华中区域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影响变量。

东北区域: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历史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能否跳出当前的困境走上新的台阶、人口外流问题能否得到本质扭转,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节奏如何,都决定着东北地区电力碳排放总量、用电需求以及“双碳”路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面临民生采暖的刚性需求,相较我国其他地区将呈现出对煤电的更强依赖性。

东北区域新能源资源富集,“十四五”以来已经表现出了电力降碳的趋势,“双碳”目标下仍需统筹好自用和外送。除了内蒙古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东三省”拥有松辽清洁能源基地和辽宁海上风电基地,考虑未来本地水电、风电、光伏、核电资源的高开发利用程度,一定时期内仍有能力送电华北。

西北区域:西北区域电力发展面临四个矛盾:一是产业发展高质量要求与低水平现状的矛盾;二是电源供应煤电、新能源二元结构下,电力供应保障与新能源消纳利用两难的矛盾;三是外送意愿和规模的持续增长与本地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不足、承接碳排放转移压力大的矛盾;四是以低电价为主要优势吸引产业转移与未来电价优势减弱的矛盾。

整体来看,西北区域新能源对煤电的替代将会加快,逐渐形成高比例的“风光水储”电力系统。为了应对区域内电力梯次有序碳达峰的不确定性,近期,西北区域需要推进“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为全国电力碳达峰留好裕度。特别是要多措并举统筹好自用和外送,提前做好光热发电、长时储能等技术储备。

西南区域:随着西南区域更多担负起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西南电力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西南区域作为我国主要水电基地,是未来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推动下,西南电力电量平衡难度增大,自身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将愈发迫切,剩余水电电力电量在全国如何合理分配,将深刻影响西南区域电力系统发展形态和“双碳”转型路径。整体来看,西南区域需要充分利用好、协调好两个西电东送,即全国“西部向东部”和“川西向川东”,提高两个西电东送的互联互济能力,发挥“西部向东部”对“川西向川东”的应急支援能力。

南方区域:从电力需求来看,区域内五省区具有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除广东用电量2035年后趋于饱和外,其余四省区用电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从电力供应来看,清洁电源发展后劲不足,水电是南方区域最主要的清洁能源,但后续待开发规模有限,新能源资源难以满足所有化石能源替代需求,电力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展望远期,南方区域需要统筹推进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形成更为均衡的“水—煤—气—核—风—光”的多元电力供应体系,统筹区域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深化西电东送、拓展北电南送、接续藏东南、融合粤港澳、联通东南亚,构建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实现东西部可持续协调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减排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