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风电企业现状堪忧纷纷“以价换量”

2012-12-18 13:27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关键词:风电企业风电设备风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近日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采访了解到,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普遍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部分企业出现裁员或被迫停工,他们为了保住市场纷纷以价换量,行业内恶性竞争加剧,一些地区“弃风”现象突出。

风电设备上市公司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这些企业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严重下滑。其中,风电企业华锐风电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34亿元,同比减少5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亿元,而去年同期则高达9亿元。

河北省是我国风电大省之一。到今年三季度末,河北省风电装机容量64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位。保定市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孙婧告诉记者,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园区内企业的订单大幅下滑,3家整机生产企业已停产两家,大部分叶片以及配套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主要负责大型风电机组电气控制设备制造的保定科诺伟业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宇告诉记者:“今年企业效益急剧下滑,我们去年的产值达到1亿元,今年上半年却只生产了2000万元的订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参与制定的《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GW以上,但同期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GW,海外市场的开发尚处于尝试阶段,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近年来,新增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和风电设备生产项目较多,直接导致风电设备产能过大。“产能过剩必然导致价格战,设备企业挣不到钱。”

我国风电产业用了5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路。“但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不但低价恶性竞争,而且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孙婧说。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中小型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采取的压价措施形成传递效应,最终使得整个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被迫加入“降价促销换市场”的行列。沈洪强说:“现在市场杀价非常厉害,大部分企业都在赔本生产,尤其是一些规模小成本低的企业降价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为了保持生产,我们也不得不接一些没有利润的订单。”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受到系统运行条件不一和地方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限制,在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山东等省份也正面临着“弃风”的压力,这进一步加剧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困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企业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