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新能源四面楚歌 全球产业何去何从

2013-01-06 11:36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卢雪梅 罗佐县关键词:风能生物质能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次,国际油价下行和页岩气的兴起改变了新能源的发展环境。2008年国际原油期货价一度升至140美元/桶的高位,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能源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危机后,国际油价虽仍然高企,但总的趋势是向下,2012年以来更在100美元/桶上下浮动,最低时曾经低于80美元/桶。而新能源大规模商业化运作需要油价维持在12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上。

再次,除了油价因素外,美国能源行业的大规模变革也对新能源造成了冲击。美国在页岩油气开采技术上的突破改变了能源格局,天然气供应充足致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下跌。10年前,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供应中的比重不到2%,如今则达到1/3左右。2008年,美国的天然气价格达到13美元/千立方英尺的峰值,而现在则降到了3美元/千立方英尺。

能源专家估计,全球页岩气的总储量可用一个世纪。由于美国发电厂24%的电力供应来自天然气,这将使成本降至仅10美分/千瓦时,而且天然气还比较环保。油价和能源格局的变化不仅使之前投入新能源的资金几乎全打了水漂,而且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使开发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动机已不复存在。

最后,技术含量低的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在新能源产业中,有些属于技术含量低的门类,如传统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准入门槛低,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供应过剩,成本降至30美元/千克以下,导致盲目投资投产。1995年,全球超过40%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都是在美国生产的,现在这一比例为6%。不到两年中,至少有8家太阳能发电厂关闭或减产。我国产品现在已占全球光伏产量的60%以上,价格比美国便宜两成还多。

此外,因政治因素拒绝外资援手也是新能源每况愈下的原因之一。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但同样难逃“政策导向”的窠臼。高额的政府资助和贷款成就了新能源行业的辉煌,但也注定了它最后的败落。政策的扶持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再加上民间资本的追捧,使整个新能源行业完全忽视了市场风险,疯狂扩张。

2008年后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欧美各国政府削减补贴后,新能源泡沫破灭,红极一时的明星企业成批倒闭。此时若肯接受外资并购,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但美国政府出于政治因素不肯放手。2012年上半年,我国的万向集团曾经计划向锂电龙头企业A123增资,美国政府出于对我国的提防,层层设防阻拦。A123只能宣布破产,好在于2012年12月6日的新一轮公开招标中,万向经历一波三折后,击败江森自控成功竞购,目前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

新能源仍是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出路

关于化石能源产量峰值何时到来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但从未有人怀疑过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事实。全球需要新能源来取代化石能源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看似风光不再的新能源产业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就当前全球经济局势来看,新能源产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全球范围的沟通与合作。这包括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合作:一是资金方面的合作。西方国家新能源产业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而部分国家,如我国,则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两者间的合作必会获得双赢的结局。二是技术方面的合作。新能源的高端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技术还相对落后。如何通过资金合作实现双方满意的技术传递,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各种新能源当下都有无法回避的缺点,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能源密集度低及其所提供能源的不连续性,都使其不具备完全取代化石能源的实力。核能的安全性和废料处理也暂时无解,仍需通过技术突破来解决高成本低产能、依赖政府补贴的难题。然而,各国技术界仍在不断尝试消除这一瓶颈。目前虽然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低谷,但也是韬光养晦的最佳时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能查看更多>生物质能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