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居安思危谋上市 中国核建借力“上市”再腾飞

2013-01-10 11:24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关键词:中国核建IPO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披荆斩棘推改制

如若不出意外,按照目前中国核建申报上市的步伐,其将成为资本市场上核电站工程建设的第一股。

事实上,从将上市确定为目标,到目前基本具备申报条件,中国核建筹备上市的过程可谓漫长,其中曲折更是只有中国核建自知。

改制的痛处在于伤筋动骨,中国核建也不可能例外。尤其是以上市为目标的改制,这曾经让很多中国核建人很难接受。

于1999年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中国核建,一直以来就承担着国内所有核电站建设任务。可以说,中国核建的成长,一直跟随我国核电发展轨迹。虽期间曾遭遇一段发展低潮,但因为手握国内唯一一家核电建造单位的金字招牌,中国核建的发展仍能波澜不惊。

小富即安的状态,成为中国核建推行改制的一个障碍。“有些老员工就提出,一家以建筑安装为主的企业,又是军工企业,谋求上市是否有必要。”祖斌说,很多中国核建人对改制上市提出疑虑。

“公司制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如果不进行改造,企业自身困难就没法解决。”最终,在中国核建高层多次答疑解惑,不断摆明利害下,中国核建人从思想上开始接受。

形成统一的认识是推进改制的一个难点,而资产的重组和划分,利益的再分配却足以拥有左右改革成功与否的能量。

“哪些资产是非主业资产,需要剥离到上市公司外,相应的哪些人员需要出去,上市公司的板块需要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这个梳理过程相当复杂。”祖斌表示。再加上清产核资所面临的困难,中国核建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中国核建没有退路,唯有激流而上。

改制最难啃的“骨头”,还要数治理结构上的完善。祖斌坦言,一个有着较长发展历史的军工企业若想做强做优,唯有建立完善、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这种规范,不仅要体现在中国核建总部,更要体现在整个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上。”

比如,改制前的二级公司,决策层和运营层往往混淆不清,职责界定不清。近期,为了规范运作,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独立性,中国核建设置了专职董事长、专职董事和外部董事,通过战略方向的把控、文化上的统一等,对二级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2009年11月,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成功改制;2010年年初,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1月19日,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为了符合上市要求,中国核建所属全部成员单位都经历了不同的“改造”。经历过改制,浴火重生后的中国核建业务结构更加清晰。“目前,企业拥有国家大型施工、研究设计、岩土工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等10个子公司。”祖斌介绍,这些都是中国核建优质资产,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将更具集团优势,发展也将更具后劲。

先行一步的中国核建改革,已然为央企改制积累了经验。2011年,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表示,中国核建主营业务整体重组改制工作的完成,为央企的主营业务整体改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核建查看更多>IPO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