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评论正文

生物质发电“无米下锅” 原料短缺魔咒待破解

2013-01-15 11:3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邹春蕾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垃圾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肖明松看来,最大的担忧在于原料短缺的问题能否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

“如果原料的问题解决不了,生物质能‘十二五’的目标就有可能成为空谈。”肖明松指出,目前有测算数据认为我国大概还有3.5亿吨的原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这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料实际上是很难被收集到的。很多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大多时候都是‘无米下锅’。”为了破解原料收集困难的魔咒,《规划》提出,要建设生物质能源作物和能源林基地以及非粮能源原料基地。重点在“三北”地区的半荒漠化区、沙区等边际性土地,建设以灌木林为主的木质能源林基地;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开展甜高粱规模化种植等。

建设原材料保障体系的思路是对的,但将要面对的问题是,原材料的收集、存储和运输都是需要成本的,而且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原料收集价格日渐高企,越发挤压发电厂的盈利空间。“假如发电厂在原料上接受的成本投入是300元一吨,一旦高于这个价格发电厂就无法承担。而另一方面,农民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肖明松表示,“以往农民认为秸秆这些东西并不值钱,都是自行处理。但现在秸秆能卖钱之后,就理所当然地想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去出售。”而且,农林物价格交易是市场行为,是发电厂和农民之间的博弈。“这个问题不是靠政府出台一项政策或者发一个通知就能解决的。”肖明松指出。

对于发电厂而言,曾经的农林物原料因“无处可收”,只好眼睁睁看着这些“零碳排放能源”变成田野上腾腾升起的灰烟;而如今,农林物原料因为“收不起”,依然大量地闲弃在田边。

二次污染值得警惕

实际上,国家也采取了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刺激发电厂对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不过,现在采用的补贴方式还是“一刀切”。肖明松介绍:“只有整个发电过程100%都使用生物质能原料的才能享受到补贴。如果是掺混的,比如10%是燃烧秸秆,剩下的是燃烧煤炭,就不会得到补贴。但有的发电厂可能更愿意用掺混的原料发电,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对大型锅炉进行更多的改造。”因此,肖明松建议补贴政策更加细化,将混烧的模式也纳入补贴范围。

当然,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应靠企业的盈利能力来推动。降低原料收集成本、提高转化技术已经是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的共识,但肖明松认为,还应延展生物质产业链条。他以沼气为例介绍,国内的沼气企业经济效益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业链不健全。比如,沼气从产生到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沼渣沼液。“其实这些沼渣沼液依然是很好的资源,如果把产业链延长,把它们变成肥料,然后加工成产品出售,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增加,还解决了生物质能源在转化、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这也与《规划》的思路保持一致。

《规划》明确,生物质能利用要做好防止二次污染的工作。“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沼气要充分利用,沼液沼渣要合理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渣要合规处理和达标排放;垃圾焚烧发电要合理选址,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防止有害物质排放。”生物质能源之所以能够在多种能源利用方式中脱颖而出,无非就是其作为低碳、清洁能源在促进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方面所具有的基因优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生物质能项目还需在产业链建设、转化技术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和提高,并采取安全措施,加强环保评价和监测管理,以发挥好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垃圾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