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并网问题的根本原因

2013-03-27 14:52来源:国家电网报 姚雷关键词:风电消纳风电并网新能源并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并网风电世界第一,国家电网经营区域风电利用小时数与欧美国家大体相当。

2005年11月,世界风能协会主席麦卡特在南京参加一个绿色能源论坛时表示,中国发展风力发电大有可为。

2007年10月,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在全球风电市场未来发展中扮演领军角色的13个国家之一。

2012年5月,世界风能协会秘书长格森格在北京出席活动时表示,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利用风能总量的排位是第一名,其后是美国、德国和西班牙。

历史见证着成长。回顾国际评价演变史,不难发现:中国实现了后来居上。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清洁能源装机超过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到28%。其中,风电并网装机达到63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一举超过了核电。几年间,光伏发电装机也由基本空白增长到700万千瓦。

近期有媒体报道,我国风电发电量仅占全部电力消费量的2%,较丹麦等国20%的比例仍有巨大提升空间。但是,如果据此推导出,由于中国电网不给力,导致我国新能源并网落后、成绩不佳则是错误的。

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一电力生产大国,我国风电电量仍然雄居世界第一。这个比例在美国也仅仅超过了3%。根据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投入运行的风电装机将达到1亿和2亿千瓦,风电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和5%。

另一方面,丹麦国土面积不足5万平方公里,与幅员辽阔的中国没有可比性。面对复杂的国情,我国用5年时间走过了美国、欧洲15年的风电发展历程,实现了赶超。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范围内风电并网容量5676万千瓦,是2005年的58.5倍,年均增速达到78.8%。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33万千瓦,“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达到372%。2006年~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风电利用小时数分别达到1917、2015、2004、1993、2095、1928、1903小时,与欧美国家大体相当。

电网是各类能源转化利用和高效配置的平台。在消纳风电上,跨区消纳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2012年4月26日,蒙西电网风电日发电量占比达到28%,其中三分之一风电电量由华北电网吸纳。2012年5月14日,蒙东电网风电日发电量占比达到72%,其中二分之一风电电量由东北三省电网吸纳。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积极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2012年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2013年2月27日,公司又向社会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从课题研究、标准制定,再到具体服务措施的实行,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许多工作,并开诚布公地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认为,回顾几年来走过的历程,可以说,国家风电迅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国家电网公司在其中起到了领航和支撑作用。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国家电网公司是新能源发展的坚定推动力量。

新能源并网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虽然我国新能源并网成绩可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客观事实。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比2011年有所下降,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至1400小时左右。

这是为什么?

《中国电力报》一篇分析文章认为,“这不可能是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部门、单位的问题,而只能是系统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3年风电并网和消纳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大量弃风限电暴露的是我国能源管理的问题。”

但是,却有个别媒体将板子打到了电网企业身上,认为电网企业没有收购新能源和投资新能源接入工程的积极性。

对此,内蒙古能源开发局局长王秉军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可再生能源法》中“全额保障性收购”一词感觉很模糊。在这样的前提下,电网公司即使做了许多努力来消纳风电,仍会受到外界指责。当了冤大头,却没有任何法律或政策依据去申辩。如果将“全额保障性收购”进行明确,实施风电上网配额制,那么,电网公司依照该规定完成了任务,就无须承担外界的指责。现在呢,则是各方感觉都很委屈。因此,风电消纳问题不是电网公司的问题,也不是风电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政策层面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应该放弃无端指责,回归理性现实。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新能源并网中有三个显著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电源建设无序、过快,电网工程核准环节多、周期长,而电网疲于应付。这一点,连新能源的投资者都没有否认过。有的风电企业为了规避发改委审批,把一个40万千瓦的风电场分成8期,以规避5万千瓦风电场需发改委审批的政策,这令电网企业无所适从。还有,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工程2009年4月核准,750千伏电网送出工程2010年3月核准,前后差了近一年。

二是电网现有的调峰能力不足。风电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大规模并网后,需要增加快速调峰电源(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保障电网安全。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几个国家中,西班牙的快速调峰电源比重达到34%,是风电的1.7倍;美国高达47%,是风电的13倍。我国“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快速调峰电源比重不足2%,难以适应风电更大规模建设的要求。

三是电网跨区消纳能力有待提高。以北欧为例,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四国之间建立了北欧电力市场,互通有无。无风时,丹麦从邻国挪威进口水电,而风电富余时,丹麦就会将风电卖给其他国家,这都有赖于坚强跨国电网支撑。我国吉林省风电机组年运行小时数已经由2008年2163小时降至2012年1420小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风电消纳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迟迟没有打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消纳查看更多>风电并网查看更多>新能源并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