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我国海上风电等海洋新能源产业面临五大短板

2013-04-11 15:06来源:中国海洋报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场风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海空间不足

当今,沿海各地都将发展目光瞄向了海洋。因此,在有限的海域面积上,不同用海主体展开了激烈争夺。

海洋新能源产业由于短期经济产出效益不具优势,因此其用海需求受到制约。但从长远看,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环境友好,对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如何权衡各产业的用海需求,落实、保障海洋新能源发展空间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课题。

基础性工作亟待开展

当前,我国海洋新能源亟待开展观测与评估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观测与评估机制不成体系,制约着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自1958年起,我国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海洋能资源的调查与研究,获取了一定资料,但就规模开发利用而言还很不够。以海洋风电为例,相比陆上风能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海上风能资源数据资料极为缺乏。海洋新能源评估资料不能满足规划和项目建设要求。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在海洋可再生能源调查与评价标准等方面处于空白。如海上风能,由于没有相关标准,这就使得资源估算常常出现较大偏差,对于海洋能及海上风能发展规划的制定就易造成误导。

另外,在海洋能的观测方面我国也缺乏整体性布局引导。目前,海洋新能源开发企业成为海洋新能源观测主体。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仅从自身发展角度进行观测,就出现了布点凌乱、数据标准与质量不统一等问题,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

盲目规划和开发

一般情况下,一地的海洋资源至少要经过一年的普查之后,才能根据调查资源情况预计发电量,从而进行工程成本核算。但有些地区为抢抓海洋新能源发展机遇期,规划编制周期短、投入少、科学基础薄弱,无法有效指导海洋新能源开发。因此,这些地区主导的海洋新能源规划的科学性有待论证。

另外,企业盲目开发与恶性竞争的现象较为突出。目前海洋新能源主要采用特许权招标低价竞标方式,恶性竞争现象突出,不利于长远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海上风电。优化开发布局,扶持与农渔业兼容发展的潮间带风电建设,积极发展离岸风电项目,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加强海上风电输电规划,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气象保障能力,加强电网并网技术研究。

海洋能。加强海洋能资源勘察,科学旬海洋能利用空间。建设近岸万千瓦级潮汐能电站、近岸兆瓦级潮流能电站、海岛多能互补独立电力系统等示范工程,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