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政策正文

上海临港千亿造城 上海电气建核电基地

2013-04-18 14:0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关键词:核电设备核电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海临港地区由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5个功能区域组成,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浦东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区。根据上海市政府规划,到2020年,临港地区要基本建成高端制造要素高度集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效联动的“智造城”,基本建成宜业宜居、产城融合的滨海新城。

三年投资1000亿 政策扶持造新城

上海市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现特殊政策”(“双特”政策)的三十条细则于今年2月底公布,三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也已初步排定,临港正致力于成为研发创新能力强、高端制造业集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区。

对于企业家来说,临港吸引他们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土地成本。发展产业,土地是绕不开的问题。临港由滩涂造成,土地成本比上海其他地方低很多,又少去动迁费用和农田占补费等各项费用,较低的土地成本,使临港打造“产业高地、成本洼地”成为可能。

财税政策上,临港也享受“特别待遇”。据临港管委会组织人事办公室副主任虞尧介绍,在临港315平方公里产生的地方财政税收,除上缴国家和上海市的之外,区级财税全留给临港。同时,从2013年开始,上海市把市得税收的部分以2011年为基数,超出该基数,再返还一半给临港,使临港真正有了财权。

据临港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浦东新区副区长朱嘉骏介绍,临港未来3年将争取实现1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300多亿,几乎达到了临港发展10年才获得的投资强度,这对临港管委会不得不说是个巨大挑战。此前10年,临港完成了12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一年120亿。

需要承认的是,今天的临港对一些特定产业的深度扶持政策还是空白,这或许是未来需要各方继续推进的方向。朱嘉骏表示,下阶段,针对临港三十条的每一条政策,临港地区管委会还将编制操作细则,使“双特”政策真正落地,更具操作性。汤文侃则认为,今天的临港更多的是一种体制机制上的理顺,给这个地方放权,给足够空间;但是未来,需要锁定几个产业,然后真正结合产业的实际特点发展。只要明确战略定位,充分贯彻落实双特政策,相信实现临港建设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上海电气响应入户 打造核电制造基地

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指出,临港开发建设关键是转型。要牢牢坚持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产城融合“五位一体”的方针。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临港作为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已经初具成型,包括中国船舶、上汽集团、上海电气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在临港“落户”。

上海电气在临港布局了9个项目企业,涉及核发电装备、燃气轮机等,公司大力推进核电制造基地建设,在临港建设集约化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形成了国内最为完整的压水堆核电站主设备制造能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核电质保体系,临港基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集中、能力最完整的先进的核电主设备制造基地。(证券时报网 张昊昱 蒋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设备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