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自动化市场正文

中小企业陷转型困境 自动化技术并非“高不可攀”

2013-05-15 16:5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施耐德电气自动化工业节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家建议,当前应着力为小企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税收、融资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下半年要在调结构、促转变上做文章,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加快构筑经济增长的新基础。

归根结底,资金为最主要的问题,这还得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确保这些企业顺利迈过这道坎,健康、积极持继的发展。对于人力成本上升、缺乏技术和人才等因素,在自动化技术上可获取帮助。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动化技术并非“高不可攀”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转型升级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一些企业已经偿试运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努力尝试转型升级。

企业的转变需有环境的引导,其实在早期,无数中国企业已经学会冰箱、玩具、纺织、烟草、医药等各行业对流水线上的生产动作进行改善,进而对模式实现优化和固定,然后在某些环节上实现机器自动化,从而将劳动力和机器实现最大化集成。另外,化工、钢铁、机床等要求连续型生产的产业,则更多依赖于设备自动化。中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商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下的各家工厂,如今仍大量使用自动化机械生产商法努克(Fanuc)及西门子(Siemens)生产的数控系统来控制制作工艺;用日本THK生产的机器来控制输入线路的直线导轨;并采用日本精工的滚珠螺杆。

有专家称,富士康用机器人代工事件在整个制造加工等业内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面对“富士康机器人”释放出明确的转型信号。有记者在江浙等地采访调研时发现,民营企业最近几年的转型升级意愿颇高。比如近期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地方新闻报道企业通过设备升级应对“用工荒”、“用电荒”等。

当然,中小企业不能跟富士康这样的“大拿”相比,最主要是无资金实力,又无高端技术人才,意愿明确,但无从下手,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索性观望。

其实,许多企业往往将工业自动化简单理解为成套机床等加工设备的应用,往往俱其巨大的设备投资处于观望状态。其实,简单的自动化成本其实并不高,如零部件的分拣和组装。而且,这一方式特别适用于混合型、离散型的生产,比如汽车、电子、电器等各种零件组装分拣,都可以将零部件生产外包,中心企业只做总成。

需一提的是,设备投资、设备升级改造并非盲目选用,企业可多参加些自动化相关展会,针对性的了解自动化产品线,对生产线上各工序进行精细分解,然后考量每一道工序在采用增加手工或增加机器生产时的不同成本,选择最适合生产需求的替代和组合尚为上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施耐德电气查看更多>自动化查看更多>工业节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