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后水电”时代 “借”绿成功转型

2013-05-22 15:52来源:新华网关键词:水电开发水电产业水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转型升级曲径通幽

竹山盛产绿松石,从矿石到产品、艺术品,加工链条每延伸一步,价值就节节攀升。

几年前,当绿松石给全县老百姓带来滚滚财富时,竹山县委、县政府却忧心忡忡:过度依赖资源造成转型动力不足,必须早做谋划。经过缜密分析、反复论证,一个共识形成:提升产业形态,发展重心从“地下”转到“地上”。

于是,竹山铁腕整治矿山,建设绿松石城和绿松石工业园,打造“东方圣玉之都”。130多家企业毅然跟进,进城入园寻求新生。女娲山绿松石公司入园后,筹备新上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女娲”系列饰品,借文化提升绿松石价值。“绿松石产业的转型保护了稀有资源,也为我们找到了新的商机。”担任省绿松石行业商会副会长的公司负责人邵忠文说。时至今日,绿松石矿产资源未竭,但竹山已成功转身。

绿松石产业只是竹山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与绿松石工业园一样,从工业园区的建设或许可以探寻竹山转型升级之路。承载着竹山新型工业腾飞梦想的“一区六园”,是竹山史上的“神来之笔”。在这些挖山填沟而建的工业园区里,传统产业正经历脱胎换骨式的嬗变,一批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披上“绿装”。

记者了解到,在首批省级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园区的邓坪工业园,已有4家“农”头企业投产,在建和拟建项目10个。铜皮沟商贸物流园、鱼岭生态工业园一旦建成,黄酒、饮料等食品加工企业随即入园。工厂连阡陌,“农”头带基地,全县百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农”头企业“第一车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至40%。

据介绍,竹山的“绿色新政”,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内生增长的驱动力。去年,竹山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1022万美元,启动实施40个总投资10亿元的工业技改项目,全县规模企业达28家,其中亿元企业12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水电产业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