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项目正文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运

2013-06-07 10:0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关键词:红沿河核电站CPR1000中广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红沿河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红沿河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地点:大连中山区及瓦房店复州城镇

项目简介:一是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春海街东、华乐街北、海乐街西的综合分析实验楼,占地面积4215m2,建筑面积4340m2,其中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局部六层,建筑高度23.7m,包括辐射监测数据汇总处理、应急监测指挥调度、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存放、纯水制备、温水扩散模型实验以及人员办公等;二是位于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的前沿站,占地面积3572m2,建筑面积800m2;三是红沿河核电厂周围的7个监测子站,建筑面积合计210m2。

二、主要环境污染

废气:综合楼食堂油烟;前沿站实验酸碱废气。废水:综合楼生活污水;前沿站生活污水和实验废水。固废:综合楼生活垃圾;前沿站生活垃圾和实验废固体样品。噪声:综合楼电梯、空调、通风橱等噪声;前沿站和监测子站设备噪声。

三、环保措施与对策

废气:综合楼食堂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前沿站实验废气经通风柜排走。废水:综合楼废水经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前沿站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清掏;实验废水排入贮存池中暂存,定期送红沿河核电厂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置,不外排。固废: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选用低噪设备,并对噪声较强的设备安装消声或隔音装置。

四、结论要点

本项目环保措施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可行,项目运营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能够满足达标排放要求,各总量控制因子满足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五、公众参与方式

公众在公示后10日内可以电话、信函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查阅环评报告表简本,通过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

六、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郑工024-62835521

建设单位:辽宁省核与辐射监测中心

石工024-86116015     (大连日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红沿河核电站查看更多>CPR1000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