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十年:产业化能力渐成型
在国际核聚变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因此一起被纳入国际核聚变的第一阵营。而中国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则被视为第二阵营中崛起最快的国家。
“十年前,中国的核聚变研究还只是“跟踪发展”的态势,而经历十年的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摆脱 ‘追寻’的姿态,大有走向世界前沿的架势。”据罗德隆介绍。
我国加入ITER本身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参加ITER装置的建造和运行,全面掌握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和技术成果,锻炼、培养一支高水平聚变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带动我国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推进我国核聚变能源的研究发展。“现在看来,通过这十年锻炼,我们的确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一大步。” 罗德隆说。
“最大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是通过ITER项目,中国核聚变的发展环境在得到改善。二是我们的项目管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设备制造等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回忆起十年前我国核聚变的发展,罗德隆用“寂寞”两个字来形容。
早在1933年,即发现核裂变现象5年前,人类就发现了核聚变。随后,世界各国开始展开了核聚变研究,试图和平利用受控核聚变,以解决未来能源危机。而我国在1965年制定的“12年科学规划”中也决定开展“人造太阳”的研究。
“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核聚变开发在我国并没有成为主流认识。”罗德隆介绍说。在参加ITER之前,虽然我国对这项研究非常重视,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但与美国、日本、欧洲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的投入“相当薄弱”。因为缺乏资金,中国聚变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曾一度面临枯竭的危机。但随着我国加入ITER组织,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认识上不断提升,社会各方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并最终成立了ITER中国这个专业机构。
除了环境的改变,产业能力的提升更让罗德隆引以自豪。“对我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来确保ITER项目的质量和时间节点的顺利进行。“罗德隆说。
今天的中国ITER中心已建立起完整的质量管理推进体系。通过内审、日常检查、管理评审等方式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切实满足“做我所写,写我所做”的质量管理要求;同时继续依托外审、监造等方式对供应商采购合同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带动各级供应商针对ITER计划完善自身质保体系,进一步优化ITER计划实施合格供应商管理,形成供应商管理的正反馈,为形成中方全链条、全流程的“大质量管理体系”的长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通过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中方承担的采购包任务进展顺利,各项目齐头并进,硕果累累。罗德隆告诉记者:“我国已累计签署11个采购安排协议。贡献额已完成中方全部采购包额度的85%,略高于ITER组织采购包部署安排进度。同时采购包任务也执行良好,各供应商积极部署任务实施,以顺利通过ITER组织及第三方检测,陆续起运日本和欧洲。“
如果说项目管理带动下已取得了累累硕果,那么,扎扎实实的开展科研能力建设便是成果的根基。位于成都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就得益于该项目所带来的科研能力提升。
“这两家科研院所是我国核聚变领域最重要的两家单位。这十年来,通过ITER计划的牵引,我们的科研成果可以说震惊了世界。”罗德隆说。如今,在科研基础能力建设方面,中方与国际间设计数据交换频繁,设计任务进展顺利。“我们要和法国合作成立核聚变协作实验室;我国建成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已经实现100秒的偏滤器放电和长时间的高约束放电。HL-2A最高电子温度达5500万摄氏度。今年年初EAST又获重大实验成果,其辅助加热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在综合测试平台上成功实现100秒长脉冲氢中性束引出,初步验证了系统的长脉冲运行能力。”
“ITER计划本身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大家都是从零起步。但对于相关设备制造的基础条件,却有很高的要求。采购包的研制工作对国内制造业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在谈到设备采购和制造时罗德隆表示,比如超导线圈的导体,在过去超导导体的制造上,我们国家的制造量非常有限,其中Nb3Sn(铌3锡)股线的生产能力只有公斤量级,现在我们提供的超导体是百吨级。ITER主机共有18个超大级磁体,每一个的重量相当于一架波音747客机重量。这对于国内的制造业来说是机遇也是个挑战。
“比如环向场线圈导体,过去我们国家并没有成熟的技术, ITER项目一开始,国内就有研究院所成立企业公司,并逐步从‘不能做’到‘能够做’再到国际上的领先水平。所需的Nb3Sn股线,从原来被美国OSD公司垄断,到现在很多国外厂家也希望能从我国进货。”“中国核聚变工业化能力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现在ITER总部也请一些专家来和我们一起研究部件加工制造方面的问题,我国核聚变能源技术总体上处于与国际高端同步发展的水平,从而把我国设备加工制造的总体能力,带到了一个国际化的更高的平台。”“只有这样,世界核聚变研究领域中的中国元素才格外醒目。”罗德隆说。
下一个十年:发力中国实验堆
如果说上一个十年,ITER的牵引使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核聚变科研能力,中国融入了世界的核聚变开发,那么下一个十年中国核聚变的发力点在哪里?
“参加ITER计划,是我国核聚变能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机遇,符合我国未来发展的能源战略,标志我国进入世界核聚变能源研究的先进行列。参与其中不仅为我国在核聚变能源研究方面进入世界最前沿提供了可能,也将为我国未来自主开展核聚变示范堆乃至商用堆设计、建造奠定基础。”对于未来的发展,罗德隆显得胸有成竹,“下一个十年,或更长时间,中国要做两件事,一是通过ITER计划的实施,全面掌握核聚变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经验;二是启动中国核聚变工程实验堆设计工作。”
据了解,对于前者,中国除了通过采购包的前期技术开发和部件的加工制造,来获取和掌握ITER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外,还向ITER组织派遣了大量工作人员。“目前,我们已经由十年前的每年12人增加到了现在的每年30人左右。我们希望,在未来35年内,中国通过全面参与ITER装置的建造、运行,以及国内的其他配套科研项目,能够培养出自己的人才队伍。”
而对于后者,据罗德隆透露,国家科技部组建了以中国工程院万元熙院士为首的总体设计组,积极开展我国自主研发核聚变工程实验堆的相关设计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日,中核二三与北京雷蒙赛博核装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雷蒙赛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自2015年以来第四次签署协议,标志着战略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化。中核二三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凯与雷蒙赛博董事长兼技术执行官周文参加签约仪式,就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共同签署协议。周文表
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预示着聚变研发正从“永远50年”进入“10~20年”窗口期,商业公司的高效运作可能进一步缩短时间。(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彭元凯核聚变技术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硕博士,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聚变研发工作40年,原创性提出球形环聚变研发方向,后在美
2025年4月,西班牙全国范围内意外停电,此后西班牙继续推动太阳能利用,实现永不枯竭的能源未来。在短短几个月内,西班牙批准了超过6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启动了新的氢能和电池储能试点项目,并增加了对全球聚变研究的支持。西班牙希望打造一个无需进口能源、无需靠天的发电、储能和维持能源的电网。对
一系列技术突破表明,人类对于核聚变的探索已从理论推演走到了工程试验阶段,核聚变永远50年的“魔咒”可能正在慢慢被解除。(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在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里,重核聚变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星际流浪之旅;在《三体》中他描述了“无工质飞船”——核聚变飞船带领人类
2025年5月15日,在法国南部小镇卡达拉舍ITER组织总部,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织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焊接准备(WPP)合同。这是继2019年9月30日签署主机安装(TAC1)合同、2024年2月29日签署真空模块式组装(SMSA)合同、2024年11月4日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组装(SMPA)合同之后,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
4月26日于安徽合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发首展了万瓦级氦制冷机,这一超大型氦低温制冷机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万瓦级氦制冷机指液氦温度(即零下269摄氏度)下制冷量10000瓦以上的超大型低温制冷机,是
3月10日,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设备收到国核设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体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简称ITER)组织签署的诊断端口插件合同,这是国核设备首次实现在ITER的市场突破。本合同是国核设备充分发挥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合作攻关,经过4个
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访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在科幻作品中,核聚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回到现实,被誉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我国新一代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而,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未来核聚变能源将与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形成怎样的能源架构?在核聚变能研发过程中,中国如何统筹“国家队”与市场力量……今年“两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
1.中核集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赓续奋斗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中核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赴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核电发展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核安全中心系统汇报了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现状、国际聚变监管动态、我国聚变辐射安全监管政策以及核安全中心聚
谷歌与CommonwealthFusionSystems(CFS)的新合作,迈出了迈向聚变能源未来的坚定步伐,签署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聚变能源购电协议。根据协议,谷歌将从CFS的首个商用聚变电站(200MW,位于弗吉尼亚州切斯特菲尔德)购买无碳能源。此外,谷歌还计划对CFS进行了第二次资本投资,以支持该公司从近期的突破迈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当Agent网络、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结合的时候,我认为最值得讨论的,是一种新的电力经济模式。(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了上百年,作为工业2.0的产物,与钢铁、石油、铁路、传统汽车制造一样,以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秉承了戴明质量管理和福特生产模式。小米Yu7的发
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预示着聚变研发正从“永远50年”进入“10~20年”窗口期,商业公司的高效运作可能进一步缩短时间。(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彭元凯核聚变技术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硕博士,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聚变研发工作40年,原创性提出球形环聚变研发方向,后在美
2025年4月,西班牙全国范围内意外停电,此后西班牙继续推动太阳能利用,实现永不枯竭的能源未来。在短短几个月内,西班牙批准了超过6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启动了新的氢能和电池储能试点项目,并增加了对全球聚变研究的支持。西班牙希望打造一个无需进口能源、无需靠天的发电、储能和维持能源的电网。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6月13日,英国政府消息称,将投入5亿英镑(约合48.8亿元人民币)用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在英国工业核心地区创造数千个清洁能源领域就业岗位。此举是英国政府“变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助力英国打造“清洁能源超级大国”。英国政府称,这笔资金将用于建设英国首个区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6月17日,中油资本公告称,公司拟出资6.55亿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股份)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资本)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
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岛及其配套BOP安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第1名: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626.023295万元第2名: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689.0094万元第3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701.5530万元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岛及其配套B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了,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接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在发言中指出,商品消费方面,人工智能加速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广受消费者欢迎。有效投资的增加,通过生产等链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7月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电机承制的世界首座600兆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台套主氦风机设备关键试验顺利通过见证验收。在本次见证验收的首台套主氦风机性能试验、风机挡板试验中,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技术要求,多变效率高达90%以上,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达
7月1日至7月2日,由中核二三承建的陆丰核电6号机组环吊电气梁与机械梁先后顺利就位,标志着6号机组环吊安装及调试工作全面展开,为后续环吊可用、穹顶吊装等重要里程碑节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环吊轨道吊装工期紧、高温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陆丰核电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
7月2日,由中核二三承建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最后一个电仪系统——2RHT01正式移交调试,标志着中核二三漳州项目部负责的漳州核电一期工程核岛系统共计638个EESR/直接TOTO/TOM子系统全部完成移交。同时,针对系统移交过程中的EESR-B版尾项实现关闭率100%的优秀成绩。中核二三漳州项目部负责的漳州核电一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开工6月20日,广州知识城恒运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生物安全生产基地内,项目建设2台460兆瓦级(9F
日前,中电环保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30.79亿元,其中水处理19.83亿元、固废处理9.34亿元和烟气治理1.62亿元。项目实施周期预计在未来1-3年,核电项目则需3-5年。在水务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水环境治理业务,已在国内投资建设或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