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市场正文

节能环保取代新能源成资本市场“新宠”

2013-08-08 13:45来源:中国水网关键词:节能环保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于立峰表示非常赞同上述观点,他从投资人的角度对环境产业未来的发展做了预判,认为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重点将从新能源逐步转到环保领域。他分析称,国家政策十分支持环保产业,三年五万亿的投资加上地方投资和地方债,每一个领域都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而且很多领域的商业模式也比较成熟。他预计环保产业未来将会发生更多的兼并与收购,但是在此之前会有一个行业转折的过程。

资本竞相进入“万亿蛋糕”待分

在政策红利下,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比例不断呈上升趋势。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清洁技术行业披露的4起融资案例全部集中于污染监测与治理行业,分别是联合环境、赛诺水务、科盛环保科技以及华杉环保,均为污水处理相关企业。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清洁技术行业共有131起投资事件,涉及总额达10.17亿美元。其中,环保产业的投资案例数61起,投资总额5.26亿美元,占比超过全行业的1/2。仅按“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15%保守估算,2015年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8亿美元。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业正在加速形成支柱产业。在这样一个“万亿蛋糕”面前,资本必然会竞相进入,为行业注入更多的活力。而且只有将资本注入市场,才能最大发挥其优势,企业才能获得做大做强的机会,从根本上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理性提醒避免成为第二个光伏

在看好的同时,投资者们也表达了理性的提醒,希望节能环保不要成为第二个光伏太阳能产业。于立峰提到他在能源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看到了太多大热到大冷的过程,典型的就是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在政策的刺激下,大量项目建立起来,形成了大干快上的局面,导致出现很多后续问题。

过去几年来,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倡导促使我国相继建设了一批以大型风机和多晶硅面板为主营产品的新能源产品生产企业。加上欧美市场需求量急速攀升等外部因素影响,新能源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但是,随着IPO暂停导致企业上市受阻、欧盟挥起“双反”大棒,新能源行业过度依赖财政补贴、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投资环境直转急下,一时间从资本追逐的“宠儿”变成了“弃儿”,不少新能源企业在去年难以为继。

于立峰表示,行业发展最忌讳的就是大热到大悲,他希望环保领域的发展不要经历类似的过程而变成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在这一点上,新能源可作为前车之鉴。(佟婧旸)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大气污染治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