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对话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陈其华

2013-09-09 14:05来源:《能源》 记者 王高峰关键词:卡特彼勒能源装备陈其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从刚公布的二季报看,卡特彼勒全球业绩并不理想,但中国增长却达到了2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陈其华:和去年二季度相比,全球范围内我们的利润和销售收入都有一定的下降。一方面,2012年二季度是我们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季度,是整个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创造了记录的季度,今年业绩下降,有翘尾效应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尤其是矿山资源产业,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的矿山煤炭业务进入低谷期,而矿山资源领域占卡特彼勒全球销售收入的1/3。这些因素影响了业绩,也反应出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一个周期性发展的行业。

与去年二季度相比,我们在国内的矿山资源行业业绩与全球一致,呈现负增长,但工程机械和土方机械实现了正增长,能源和动力系统也取得了正增长。因此,整体来说,中国市场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长业绩。

记者:当前中国工程机械领域,低价竞争成为常态,但卡特彼勒的价格与同行相比并不具备优势,未来卡特彼勒会否用低价来换市场?

陈其华:卡特彼勒不会考虑以低价策略吸引客户。一是因为卡特彼勒品牌有自身价值,以及品牌对质量和满足客户期望的承诺。二是我们可以拓宽产品线,我们可以根据客户不同的应用场合推出产品来满足他的需求,从而更加贴近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特点,我们已经推出了生命周期价值型产品和实用型产品。卡特彼勒旗下的山工品牌有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就是为了满足实用型客户的需求。卡特彼勒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的业务模式,但是我们肯定不会做低端的产品,这是公司对客户承诺的宗旨所决定的。

记者:近年来国家在提倡能源装备的国产化,曾一度占领中国市场75%以上的风电装备目前已经退潮,您是否担心这种趋势会复制到其他领域?

陈其华:能源装备国产化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来看。装备国产化应该考虑要有一个需求的经济批量,能带来社会效益,也需要考虑对社会资源的再利用,应该实现用最佳、消耗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应该鼓励把国外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来,把产品和方略介绍到中国来,等中国具备生产条件和需求量的时候,鼓励外商到中国来投资生产,或者合作生产,同时也鼓励国内的企业创新、开发、生产,展开合理公平的竞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卡特彼勒查看更多>能源装备查看更多>陈其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