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国际正文

德国遭遇新能源“悖论”

2013-09-16 09:47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关键词:风力发电风电场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设问题

除了电费比欧洲其它国家贵40%,德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存在大量招人诟病的方面。从海上风电农场的建设进度缓慢到重新依赖煤炭发电厂,从电网线路铺设到电能储存设备,每个方面都问题重重。

讽刺的是,就在德国政府和民众都为能源转型计划支付巨额成本的同时,德国境内不少设备老旧、能效转换率低下的煤电厂却被要求满负荷运转,以维持整体电网供电稳定。本欲做“绿巨人”,没想到却重掀用煤热,这还真是讽刺。

海上风电农场施工进度缓慢

德国北海离岸70公里远处,有一个巨大的亮黄色钢铁盒,跟柏林勃兰登堡门差不多宽、比36米的德国联邦总理府还高。这个巨大的铁盒其实是个储能设备,用于收集附近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并将其输往德国本土。这些储能盒花了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TenneT公司10亿欧元,但其使用年限仅为20年。TenneT公司在北海有9个海上风电网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风电项目发电量为5000兆瓦,足够满足500万住宅用户的电力需求。

据TenneT公司在官网上称,此前并无建设海上风电农场的经验,因此现在的建设过程困难重重。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是天气和鼠海豚。

天气因素容易理解—风大浪高时,出于安全考虑,建设工作自然要暂停。那鼠海豚又是怎么回事呢?鼠海豚是一种珍稀海洋动物,有着类似唢呐的听觉器官,受法律保护。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建设时,风车底部的桩打入海底时在水中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噪音最高甚至能达到245分贝,严重伤害鼠海豚的听觉系统。据海洋学者介绍,鼠海豚的听觉如果受到损害就会死亡。因此,只要在施工时发现附近有鼠海豚或其幼崽,风电农场就会暂停施工。

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北海风电农场建设进度缓慢,海面上至今仍有好多光秃秃的钢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力发电查看更多>风电场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