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历经全球的产业波澜起伏之后,中国核工业正稳步向前迈进。但不可否认的是,“机遇与挑战”将是核工业永恒的发展主题。众所周知,核能是高端战略领域,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而面对激烈的国际核科技竞争、迫切的国内能源需求以及认知缺失的公众民意,核能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成为了业界当务之急。怎样破题?中国核工业正为此积极作为。值得关注的是,在9月10日至13日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的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记者看到了一股“另辟蹊径的破解样本”:学术的力量。
“核学会的学术年会为我国核科技界共话发展、破解难题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作为我国核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术年会,在推动核科技创新及进步,促进学科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其作用不容小觑,本次年会以‘机遇和挑战’为主题,也非常符合我国当前的形势。”
出席大会的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向记者道出了心声。这样的看法,是与会者的共识: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核能量”,是核能界从未停止的现实求索,而作为我国核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盛宴,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上传递出的“核声音与核态势”,历来是各方关注与热议的焦点。在延续以往年会的“精彩大戏”的同时,中国核学会2013学术年会更加“风生水起”。尤为重要的是,核科技界在会上广泛交流而达成的产业共识和凝聚起来的发展合力,对于核能业来说,不可或缺,且已具有了显而易见的助推效应。
“一站式”的学术交流与业界对话
核学会学术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2013年学术年会更是一次盛会。说其是“盛会”,并非虚言。单从参会人数上看,便可以知道此次大会的人气有多旺:“多,而且全,中国核科技界的主力军都来了。”据记者了解,出席本次年会的代表达1200余人,有满头银发耄耋之年的业界专家学者,也有锐气十足的青年才俊,他们来自业界的各个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管理部门,更引人瞩目的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26位院士也齐聚本次大会并全程“坐镇”参与大会的各项议程。对此,出席大会的中国核学会高级顾问、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主任张国宝直言:“我也参加过不少行业的学术年会,但如此规模和有这么多院士参与的,并不多见,同时,参会的人员来自方方面面,涉及了核工业体系完整的产业链,这很难得。”
除了规模大、参与广,本次年会恰好是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园里举行。记者在会场,不时看到院士们“像学生一样”,认真地坐在会场听讲,更多的时候,则是参会的代表们围着院士“讨教问题”,像极了大学课堂的师生交流。显然,这样的场景,正是学术年会的题中之义:以学术为桥梁,塔建产业交流的“智库平台”。大会期间,精神矍铄的老专家和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济济一堂,共同聚焦核能“产学研”的对接与延伸。一位来自四川大学的年轻老师笑称“现场气氛就像追星一样热烈,以前哪有这样的机会能和这么多的业界大家说上话,这几天在会场里随时都能‘撞上’一两个。”
而记者在会场时常看到与会代表听完报告之后,就和身边人讨论起其中的某个数据或实验程序。在核技术工业应用会场,当记者“逮住”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采访时,就不时有参会代表“不依不饶地打断采访”,向肖国青咨询核技术在医疗业的应用等问题。这样的追问和讨论,几乎成为了本次年会交流的常态。
本次年会更是“将学术进行到底”,甚至有些会场,挤满了听众,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增加座椅,有些人则是站在走廊上,透过教室的透明玻璃以窥报告的精彩。中国核学会秘书长王德林告诉记者:“重点首先就放在了‘学’上,在‘学’上做文章,通过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贯通,使参会的业界人士真正有所获、所思、所启,使会议具有学术水平与价值,从而具有学术品位与魅力。”而在4天的会议期间,记者也切身感受到了本次年会实实在在的“一站式交流与对话”:有反映国家政策导向的特邀报告、有体现技术发展的分会场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还有专题性的产业论坛和青年论坛。话题囊括了整个核工业体系的前端与后端,特别是中国核科技领域当前的热点问题:核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及基础研究,核能三代、四代技术,核能装备制造,核技术研发与应用,核燃料循环路径,核技术经济与现代化,核科技信息管理……而这些议题,在当前的核能形势下,其具有的价值,自然不容小视。
会议里的“核能账单”
本次年会,不仅仅是在学术本身上亮点纷呈,从大会上生发出的一些信号和声音,也值得业界“为之一振”。在依然复杂的现实境况下,核能的价值延伸与效应拓展急需业内挖掘,在中国核学会本次学术年会上,透露出的一些产业数据与未来预测,对于需要突围的产业经济总量而言,其利好的意义不言而喻。
张国宝在会上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少有的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核工业体系,“这很不容易,如果没有建立起这样完整的体系,我们在国际上称不上大国或者是强国。现在核电的和平应用在全球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一件事情,中国的核电潜力还有大的增长空间。”同样地,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二司司长、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王敏正也表达了信心: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我国自身情况而言,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核工业依然是朝阳产业,并且现在正迎来重要的黄金机遇期。
为什么有如此底气?此次大会也向业界释放出了足够的支撑指数。据王敏正透露,现在我国核技术应用的产业经济规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欧美国家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我们的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空间探索、国家安全等领域里,核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此外,最值得留意的是,张国宝向记者“算了几笔账”。“中国一年排出二氧化碳有95亿吨左右,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也使得中国在一些国际事务谈判中处于不利局面。怎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核电比重是一个现实的选择,核电基本上不会排放温室气体。”除了我们可能已经熟知了的“二氧化碳账本”,张国宝特别提到了“核电的节水账”。“核能发电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节水。据大概统计,全世界的水70%是用于农业灌溉,30%是用于工业或者其他地方。其中,30%里用于发电的占10%,这10%主要用在火力发电,同时除灰除渣也要用到一部分的水,这些都是淡水,对于水资源紧张的中国来说,这是不小的数字。而现在中国核电站主要建在沿海,靠的是海水冷却,不需要淡水,比火力发电节省了一大部分的淡水,这对中国是很有利的。”
努力与活力
可以说,在4天的会期里,关于核产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在数据与信息就是生产力的当下,以本次年会为契机而集纳和发布的信息,对于中国核工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进行数据整合,形成产业报告,以为核能发展提供客观理性的定量分析”。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一位参会代表对记者说。当然,在这份产业报告里,有一些掣肘的问题也亟待业界留意,大会上折射出的行业现实困境也不容忽视: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的核心能力不足、国际化人才短缺,产业短板现象不少,核电制造装备业“青黄不接”,一些领域“无序竞争,野蛮生长”……这些无疑也是业界不可回避的“年会意见”。
当然,业界共识已生:核科技工业是一个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具有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技场上,中国核工业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定位,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谋取更大的发展。
而正如会上达成的共识一样,当回归到此次会议本身时,一位核能业主管领导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他在说起核学会举办此次年会时,坦言“破例了一次”。“核学会7月底刚在成都召开国际核工程大会,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又在哈尔滨召集这么多的业界人士齐聚一堂,这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我一般不去比各个协会的工作,但这次我比了比,核学会的学术年会做得努力,也做出了活力。”
“努力”与“活力”,也正是当下中国核工业的真实图景,有理由期待,未来的核工业,将更加充满活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编译巴林国家报4月13日报道: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宣布,美国准备与沙特签署一项重要协议,重点在能源和民用核技术方面进行合作。赖特在声明中强调,协议代表着加强与沙特长期伙伴关系的战略举措,并指出合作将包括在沙特境内实现和平核能产业的本地化。值得注意的是,此举是在扩大沙特和美国双边
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大唐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谈。吕军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4月15日,中越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努力将科技合作打造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探讨开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核能等领域合作,落实好中越科技合作协定,继续发挥好科技合作联委会作用,深化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在医药卫生、防灾减灾、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中越科技人文交流,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数据中心正在寻找传统电网之外的电力来源,以满足支持先进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需求。尽管引入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多个领域急剧上升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当前的电网无法承载这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仅是审批新的大型输电项目和并网就可能耗时长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10日,电投产融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及配套融资方案。此次交易涉及将公司持有的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置出,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100%股权进行置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近日,公司收到国家档案局印发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档案验收意见,示范工程档案专项正式通过验收。专项验收工作于3月2日至5日开展,期间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听取相关汇报、观看项目档案宣传片、现场查验档案材料并质询,认为示范工程档案收集比较齐全,分类合理,整理规范,项目档案能够反映项目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202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
延伸阅读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采用氦气作冷却剂,固有安全性高。我国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于2020年11月完成双堆冷试,2021年12月完成首次并网发电,2023年12月6日正式投入商运并良好运营至今,这意味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2025年1—2月,云南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良好,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9%。一、电力生产供应方面1—2月,全省全部发电量62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全省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59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其中:火电100.27亿千瓦时,下降6.0%;水电349.79亿千
202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迎来开工建设40周年。记者当天从中核集团获悉,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核电站到国内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拥有9台机组,已累计发电超86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8亿吨。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中核四0四是我国首批建设的核工业66“五厂三矿”之一,为“两弹”研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城。面对核工业发展难得的机遇期,立足中核集团新时代“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中核四0四如何拥抱数字化转型发展,涵养人才发展生态,深化“产学研用月”99吊融合,做做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核工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近期,随着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AI等再次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我国也提出建立数字中国的目标,具体到核电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的火热会给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期待加深与民企合作共同推动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核能作为安全、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体系清洁低碳转型,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在核电领域有哪些贡献?民营企业可以在核电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近日,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