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报道正文

两岸核能合作渐入“核”心

2013-09-27 14:04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核能台湾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3年对于台湾核能产业来说,可以说不那么风平浪静。从对“核四”存废进行“公投”,到反核大游行,除了政治人物之外,参与更多的是一大批反核明星和广大公众。一时间,许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台湾核能将何去何从?

“台湾建设无核家园,将台湾核能产业逼到了困境。但从整体看,台湾核能的出路应该在中国大陆。”2013年9月3日下午,在电话的另一端,台湾财团法人核能科技协进会董事长欧阳敏盛,这位曾经担任台湾核能安全主管机关——“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的核能专家,在谈到台湾核能未来发展时对记者表示。

“核”去“核”从:无核家园背后的遗憾

核能是魔鬼,还是天使?

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弃核”与“挺核”,成为台湾能源政策争论的核心,并迅速发酵为“大选”的重要议题以及台湾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2013年2月,台湾宣布“核四”是否续建将由公民投票决定,此外,已经建成投运的核一厂、核二厂、核三厂不再延寿。这意味着,有可能,台湾现有的三座核电厂将分别在2019年、2023年和2025年“熄灯”。

这样的结局让欧阳敏盛颇为遗憾。据他介绍,台湾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发展核能发电,是亚洲地区最早开发利用核能发电的地区之一。1978年,台湾第一座核能电厂进入商业运作,随后又接连建了两座核电厂,一直保持着安全稳定运行的状况。核能发电量一度占台湾能源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发展规模与水平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台湾放弃核电后,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核能专业人才和四十多年的核能发展经验将面临流失。这其实才是最大的无奈。”谈到此处,欧阳敏盛略显激动,“这是台湾核能最宝贵的财富。这么多年来,台湾在核电运行、核电安全管理、核废物处理处置以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培育了一大批中青年人才,并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工程实施经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