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邯郸肥乡25万多亩秸秆变废为宝

2013-09-29 11:36来源:长城网关键词:秸秆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玉米棒子还没掰回家,玉米秸秆已经变成钱……”邯郸市肥乡县东漳堡乡李庄村村民李占学指着眼前一大块喜待收获的玉米高兴地说,自己刚刚与县里一家养殖公司签定协议,将自家12亩玉米秸秆以每吨90元的价格预售了。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为该县25万多亩秸秆有了婆家。

据了解,在邯郸市肥乡县,像李占学一样提前把秸秆变成钱的农户还有几千家,肥乡现通奶牛养殖公司、力德群奶牛养殖公司、河北乐川公司、肥乡县肥腾公司等十几家养殖和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使昔日无处堆放的“废物”变成现在抢手的“香饽饽”。

肥乡县发改局副局长李慧英告诉记者,该县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已形成“秸秆青贮、炭化利用、食用菌种植、秸秆粉碎还田”四条完整的产业链,使全县25万多亩玉米秸秆都找到“归宿”,不仅提高了秸秆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变身有机饲料、畜禽粪便成为生物发电的上好原料、沼气产生的废渣废液又是种植庄稼的绝佳肥料……”力德群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郝继英说,过去秋收后大量的废弃秸秆无处堆放,很多农民干脆就地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该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投资1700万元发展循环经济,向农村“污染”要产值、要效益,通过把废弃的农作物秸秆搞养殖,解决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用畜禽粪便来发电,消除养殖业对水、气污染;利用沼气产生的废渣废液做有机肥料,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结构,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目标。目前,该公司拥有千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场、沼气发电厂等多家生态循环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种—养—沼—电—种”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农村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农牧联姻只是该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方面,利用高新技术,秸秆还可以用来生产碳化压缩燃料。肥乡县乐川公司利用玉米等秸秆为原料,建成年产秸秆生物质能燃料10万吨的生产线,含热量相当于6万余吨标煤,这些新生燃料替代煤炭等传统燃料使用,节约传统能源的同时,也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邯郸肥乡是中国食用菌之乡,该县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把秸秆粉碎处理后充当食用菌种植所需“土壤”,并将食用菌生产后产生的菌糠,再用于生产有机肥和花肥等还田使用,使得农作物秸秆的剩余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据悉,该县每年食用菌产量达6.2万吨,产值达1.42亿元。

“我打算留一部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这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呢!”现年64岁的王老汉是个种庄稼的“老把式”,他介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据了解,现在很多人充分认识了秸秆的“价值”,对秸秆“恋恋不舍”,打算留一部分粉碎还田呢。

另外,该县还采用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的进行补贴、政府代付秸秆粉碎还田费用等办法促进秸秆循环利用,并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提取纤维素等,提高秸秆利用附加值,将秸秆“吃干榨净”,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宝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秸秆利用查看更多>沼气发电查看更多>生物质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