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智能化评论正文

信息化引领电网企业发展变革

2013-10-08 09:03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通过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虚拟压缩了管理层级,实现了企业的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由于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不管一个企业有多么庞大,也可以做到对财务任一笔账、物资任一零配件、任一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的这种天然属性实现了企业精益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有效固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标准,实现不因领导者、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不同而影响业务的正确、及时处理,从而实现企业标准化建设。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投入运行,实现主营业务、核心资源、关键流程在线监测监控,是公司管理创新的标志性工程。

3.信息化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化有效整合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业务处理透明化、精益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将企业管理和运营监测的颗粒度细化到流程环节,穿透到基层岗位,对业务风险进行控制,实现业务合规。同时,信息化可以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各类专业活动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可以引导和辅助各类专业人员和决策者规范操作、科学决策。

4.信息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可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革命,促进企业新商业模式的引入,实现电网的增值业务,支撑电网发展和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等公司精益管理的效益、效率、效能持续提升。通过信息化支撑分布式能源管理建设,搭建与客户进行双向互动的服务平台,开拓市场、拓展新服务领域。通过移动计算、流程协作等技术在客户服务领域应用,缩短业扩周期、减少停电检修、提升客服水平、助力增供扩销。通过物联网技术,拓展智能表计、电动汽车等应用,将电力服务延伸至智能家庭范畴,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用电行为进行智能分析,为基于电力的增值服务提供可能。开展网上售电的电子支付以及售电IC卡等服务。

5.信息化是企业经营拓展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承载了企业的标准、规范和制度,承载了企业各岗位的职责和考核要求,体现了企业的软实力。当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并购、扩张时,同步将信息化平台应用进去,可一次性将企业成熟的管理流程、业务职能等固化到该单位,将最佳实践部署到该单位,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一次性升级和固化,这样可以确保并购企业与母企业在职责、流程、制度、标准及考核“五位一体”上做到一致,从而以最短的时间实现并购企业融入到母企业管理体系之中,实现文化上、管理上、技术上的认同。

6.信息化助推企业国际化进程。现代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国际规则和制度、习惯的使用,国际化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加速这一步伐。我们目前所使用的ERP(成熟套装软件)等信息化平台,符合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和习惯,可以将我们的管理体系、考核体系延伸到境外企业,并实现有效管控。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确实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各级领导要积极而不是消极地、主动而不是被动地、自觉而不是应付,在工作实践中将信息化的理念、信息化的技术实际应用,从而为实现“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做出积极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化查看更多>信息系统查看更多>信息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