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评论正文

小堆应用需市场、技术两手抓

2013-10-09 09:3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小堆中广核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14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2013成都小型核动力堆论坛,吸引了国内研发单位和潜在用户代表250人参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小堆论坛上表示:“小堆研发正形成国际核能应用开发的一个新趋势,成为谋求核能应用市场多元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堆研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是为了军用目的。现在所说的小堆已不同于其初形,应该称其为小型先进模块化多用途反应堆,显著特征是高安全性、一体化、模块化、多用途。目前的小堆设计都采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加之其固有安全,在先进性和安全性上,已不低于目前国际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要求。在世界上,美国、俄罗斯、中国、韩国走在了小堆研发的前列。

据悉,包括西屋公司在内的美国多家企业提出了6种不同的小堆设计。美国政府也给予小堆研发以不同寻常的支持。美国能源部打算资助两种小堆设计,未来5年总计4.52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吸引了多家小堆开发商。

在我国,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清华大学都在开展小堆的前期工作。甚至中船重工集团也涉足其中,进行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发,初步形成了25MW、50MW、75MW、100MW不同功率匹配的海洋核动力平台方案。

在国内企业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依靠多年技术研发的基础,在小堆开发上走在行业的前列。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雷增光在小堆论坛上介绍说:“近年来,中核集团投入5亿余元进行ACP100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经转入工程设计阶段。在福建莆田市进行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两台100MW的机组,计划2014年开工,2017年运行。”据介绍,ACP100的关键设备已经实现自主化,软件也是自主开发,因此不存在出口海外市场的限制。

中广核集团公司的小堆研发按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赵华的话说是“全力推进中”,其推出的设计形成了系列——ACPR100和ACPR50S,适应不同的需求。这是中广核集团的首要研发任务,目前已落实了示范工程厂址,计划在2016年开工。

但是,小堆从技术变成商品,依然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世界各国开发小堆的初衷不同,这决定着各自所走的商业化之路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的小堆设计都按照大型反应堆的标准来执行,还没有建立针对小堆的成体系的法规、标准。法规、标准的建立不仅关系到小堆的安全性,对其经济性也有较大影响。由于在应用方式及安全要求上与大型核电机组有较大的区别,如果针对小型堆项目仍然采用与大型核电机组同样的监管要求,将使得小型堆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尽管如此,业内仍认为,虽然目前小堆的经济性无法与大型核电站相比,但通过长期使用、多功能应用,在我国可能更有市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先进核电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司胜义判断:“我国建设大型核电机组仍将是主流,小堆作为补充,可满足特定市场需求。”

多用途是对小堆效用的共识,也正因此,小堆项目将来不可避免地将选址在城市周边、人口密集区。在经历了福岛核事故之后,公众对涉核项目的敏感度比之以往有较大增加。如何打消公众的抵触情绪,也是小堆市场推广中绕不开的路。

小堆的商业化之路有多远?“要推开可能要10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说:“在这10年中,可以依托现有的核电厂址,建设一两个小堆作为示范,证明其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可行的。”在这一点上,美国似乎为小堆推广之路的探索作出了表率。2012年3月,美国能源部与几家小堆开发商签署协议,同意在其萨凡纳河核基地建设小堆示范工程。

在小堆论坛上,张华祝提出:“把市场开发与技术研发同样予以重视,也许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小堆查看更多>中广核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