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技术正文

企业信息系统容灾备份技术架构分析与应用

2013-10-17 08:48来源:万方数据 闫黎关键词:容灾备份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该方案的核心是通过主机上的数据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复制,从而提供了容灾的能力。

实现远程数据复制的数据管理软件有很多产品,如Sun公司的Availability Suite软件和Veritas Volume Replicator(VVR)等。

该容灾方案有以下优点:

(1)只对服务器平台和主机软件有要求,完全不依赖于底层存储平台。

(2)基于IP网络,没有距离限制。

同时,该方案有以下局限:

(1)由于依靠主机的处理能力,因而对生产主机性能会产生一定甚至较大的影响。

(2)利用主机数据复制软件的方案比较复杂,尤其是和数据库应用结合的时候,给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性能可能带来显著影响。

(3)如果有多种应用需要保护,将无法有统一的技术方案。

(4)管理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过程,容易发生错误。

目前,企业采用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技术建设容灾方案相对比较少,比较适合单一系统在vo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使用。

2.4基于应用的数据复制建设容灾系统

基于应用之间的数据复制技术也有很多种,以下以Oracle公司的Oracle Data Guard技术进行分析。

Data Guard的基本原理是在与主系统完全一致的平台上建立后备数据库,在主系统正常工作的同时将归档日志(Archived Log)不断地传送到后备系统,并且在后备数据库系统上连续进行恢复(fteco-ver)操作,以保持后备系统与主系统的一致。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后备数据库可以接管主数据库。架构如图6所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容灾备份查看更多>信息技术查看更多>信息系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