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审批难技术弱

2013-11-18 09:37来源:经济参考报关键词:煤炭产业煤矿煤炭地下气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项目落地面临审批难

目前,我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已进入了产业示范阶段。所生产的煤气不仅可服务于民用、发电,还可以用于提取纯氢或作为合成油、二甲醚、氨、甲醇的原料气,市场前景较好。2010年出台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明确提出,推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产业化。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山西一些企业看好煤炭地下气化行业,但在项目落地过程中仍面临审批和技术难题。

2010年起,山西景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筹备在大同市左云县原秦家山煤矿建设煤炭地下气化示范项目,计划投资9.3亿元,利用废弃煤炭资源5203万吨,年产煤气10亿立方米,服务年限30年。然而,景阳能源集团董事长朱升龙说,筹备三年多来,项目需要的备案、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等手续基本完备,但政府批复立项和配置资源迟迟不到位,致使项目进展缓慢。

山西宁武煤业集团筹划在宁武县原小庄煤矿,与北京中矿宝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小庄煤矿资源储量约2200万吨,以高灰、高硫煤为主,由于开采价值低,运行成本高等原因,于2000年关闭。此前,山西省发改委已原则同意这一项目。2011年,宁武煤业集团申请配置宁武县原小庄煤矿资源,但至今仍未配置下来。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说,煤炭地下气化属于煤层气开发项目,是建设“气化山西”,实现“变输煤为输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路径之一。部分企业资源配置缓慢,一方面是其环评等相关手续不完备,另一方面是煤炭和煤层气权长期分离,致使山西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发展较慢。今年8月,山西省煤炭煤层气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刚刚起步,将围绕“部控省批、保煤促气”推进改革,但具体实施方案仍在完善。

“综合技术能力弱,以及项目本身存在的风险,也是影响项目落地的主要原因。”梁杰等专家认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投资大,需要煤炭、地质、化工、环保、电力、机械等多专业的综合技术能力支撑。一些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因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容易出现出气不稳、漏气等问题。

朱升龙、梁杰等人认为,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开发,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然而,该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从产业化示范到产业化发展,仍需政府多方面支持。

“煤炭地下气化作为高效、安全、清洁利用煤炭的新兴产业,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示范项目,带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朱升龙期待,政府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加紧审批立项,及时配置资源,让其先试先行。

梁杰建议,国家应从能源战略角度重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技术推广、扶持政策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目前,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具有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扶持政策,但缺乏实施细则,业内专家建议尽快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明确规定,推动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此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发一直以企业投入为主,但企业研发往往不系统,遇到重大技术问题时常因经费不足而搁浅。专家建议国家选择有技术优势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为试点,加大投入,促进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完善和升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产业查看更多>煤矿查看更多>煤炭地下气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