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数据正文

水电成为长江流域的能源“顶梁柱”

2013-11-25 10:15来源:中国联合商报关键词:水力发电水利水电水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挥水电在能源开发中重要作用

根据到2020年全国水电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的目标,长江流域需加快西部区的水能资源开发,完成中部区剩余水能资源开发,使全流域的能源总量中水电比重达到25%。至2030年,西部区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力争全部开发,全流域的能源总量中水电比重保持在20%左右。

刘丹雅认为,水电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基础上,对能源可持续利用不利。对此,必须改善能源结构,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而大力开发水能是改变一次能源结构最现实的途径。长江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若将流域内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均折算成标准煤计算,水能将占长江流域能源资源总量的52%。而流域煤炭资源贫乏,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储量的11%。开发长江水力资源,以水代煤,对多保留有限的煤炭资源,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长江流域的能源资源构成特点来看,长江流域电力建设应优先开发水电,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华中地区水火并举,华东地区火电为主、水电配合。

除此之外,水电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作用也相当明显。中国的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中国能源发展应当走清洁、安全、高效、低碳的发展道路。水能资源是稳定的、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发展水电是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按长江流域大型电站发电指标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后,年总发电量可达5600亿度以上,清洁能源作用与燃煤电站比较,可以减少约2.35亿吨原煤,相当于减排4.4亿吨二氧化碳,143万吨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防止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水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其有效开发利用,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提出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流域综合管理。在从事水利研究工作30多年的刘丹雅看来,合理开发和科学运用水能资源是今后面临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增加能源供应。为保障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中远期发展的主要新增能源。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亿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水电仍是今后能源开发的重点之一。我国承诺到2020年要把一次性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5%,从资源可靠性和技术经济性来看,开发水电也是必然选择。

长江流域目前已建、在建水电站年发电量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44%,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针对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水电基地建设,发展农村水电,争取实现到2020年流域水电总装机达22万兆瓦的目标。

其次,要优化水电站调度,协调各方面用水的需要。对水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可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在获取发电效益的同时,也能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友好。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建设运行以来,围绕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发挥工程在供水、水环境、水生态、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开展了大量的优化水库调度研究和实践,为其他水电工程做出了表率。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在初设的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一、针对下游生活、生态、生产用水需要的下泄流量,采取分时段控制的调度方式。二、设置应对枯水和水生态突发事件的调度预案。三、实施有利于鱼类繁殖的蓄泄生态调度等。

随着长江流域水电站群的形成,科学调度运用水能资源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任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力发电查看更多>水利水电查看更多>水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