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力促“煤化工项目”公开透明

2013-11-25 13:46来源:瞭望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企业煤炭工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煤化工项目不断遭到质疑,有的甚至深陷舆论漩涡,折射出公众对这些项目的普遍担忧。

从大连到厦门,从什邡到启东,从宁波到昆明……近年来,各地一些重大化工项目一度遭到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反对,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而地方政府尴尬应对的结果,基本是项目缓建、停建和迁建等。

环保问题深受社会关注,主要源于公众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而企业对信息披露消极对待,造成企业与社会公众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一些个案极易被舆论用来制造话题,使社会情绪大面积激发乃至失控。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当前一些重大化工项目,本身就存在决策程序不完备、社会参与和公众听证不到位,以及经济补偿不足等问题。

新型煤化工项目是中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这些项目多数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的北方地区。加之项目耗水量巨大,这些地区水资源又普遍短缺,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小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严格的论证和环境评估,社会情绪的反弹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一些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当事企业,对此往往又反应迟缓,或回应关切时遮遮掩掩,这更加剧公众的不信任感,让对立情绪升温。一旦被某种导火线点燃,极易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有必要建立煤化工项目环境信息透明机制,谨防项目上马引发群体性事件。首先,严格环境审批制度。严格把好环评审批关口,杜绝虚假环评,积极主动与项目所在地民众进行沟通,让公众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其次,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信任源于了解。在重点煤化工项目酝酿、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同步披露重大项目环保工作进展;严格环保影响评估机制,政府部门应定期发布重点项目环境监测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引入第三方监测,增强数据可信度。

第三,打通与民间组织的对话沟通渠道。企业要重视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主动与居民代表、民间组织等展开对话,把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说深、说透,通过充分的解释沟通和科普宣传,以求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尽管煤化工项目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但也能带来当地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落地,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等。除了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外,最终还得尊重公众的选择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企业查看更多>煤炭工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