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企业正文

桑德海外崛起之路

2013-12-05 14:57来源:水工业市场关键词:桑德环保文一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9年7月29日对于桑德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桑德接到了沙特阿拉伯Tareeq Al-Matar 第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中标通知书。8月5日,桑德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这一喜讯公布于众。会上,桑德国际董事长文一波介绍,该项目合同总金额达5.6亿元人民币,仅是第二阶段即新建污水处理厂部分,其他阶段相关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目前也由桑德进行,三个阶段的合同总额预计将达7亿元人民币。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1年5月7日,桑德联合体获得了由孟加拉吉大港水务局颁发的吉大港给水项目中标通知书。该项目为新建30万吨/天取水工程的土建、15万吨/天的泵站和14.3万吨/天的给水厂。项目性质为EPC(设计—设备—工程建设总成包),工期为30个月。资金来源85%来自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其余为孟加拉政府资金。合同金额约为5000万美元。

作为国内第一家走向国际市场的环保企业,文一波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充分展示桑德作为中国领先环保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桑德在国际市场的经验也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不断提高企业在中国环保市场的份额。

一、从沙特到孟加拉

国际水务巨头积极布局中国庞大的水务市场的同时,一些中国环保企业却不肯偏居一隅,力图做大做强,打入国际市场与世界环保龙头一争高下。桑德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2008年8月,沙特阿拉伯Jubail及Yanbu电力、水利公共事业公司针对其辖下的Tareeq Al-Matar 第九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进行国际招标。该项目吸引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国际水务大鳄,其中包括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众多跨国公司以及水务公司。这些都是具有丰富设计、工程、运营经验的国际水务巨头。桑德因其出色的设计、合理的报价在众多投标者中脱颖而出,受到了沙特业主的重点关注,最后拔得头筹。

此次中标并非偶然,而是桑德全球化定位结出的硕果。自2006年10月,桑德旗下企业——伊普国际(现已更名为桑德国际)在新加坡上市,桑德就确立了国际化方向。作为桑德的水务品牌,桑德国际主要致力于市政污水、市政给水、工业废水、工业给水、废水深度处理循环再利用等领域的设计咨询、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总承包、设备集成、运营管理等类型的服务业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的各类水务和环境工程业绩近600个。

中标沙特项目打响了桑德国际化进程中的第一炮,掀开了中国环境企业进军全球环境市场的序幕。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该项目的签署开创了中国环保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河,注定将载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史册。桑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环保企业的风采,鼓舞了中国环保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信心。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两年后,桑德国际自沙特第九污水项目后又获得一个大型国际EPC订单,即孟加拉吉大港给水项目。该项目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近20家公司竞标。桑德国际联合体获标,充分证明了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项目建设管理能力。自此,桑德已完成国际市场大型污水、自来水EPC市场的开拓布局,为未来大规模开发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二、细节取胜

事实上,对桑德国际发出邀请前,沙特Jubail及Yanbu电力、水利公共事业公司就曾到伊普国际进行调研,投标期间又经过上千次邮件沟通,反复论证,“开始他们对中国背景的公司有一些疑虑,经过交流打消了这些顾虑”。

2009年3月28日,桑德国际正式递交了投标文件。5月22日,沙特Jubail及Yanbu电力、水利公共事业公司到桑德进行正式的考察,考察项目包括海斯顿水处理设备公司和两个由桑德国际建设的市政污水项目——江西南昌象湖污水处理厂项目(规模20万吨/日)和湖北宜昌临江溪污水处理项目(规模30万吨/日)。

据了解,此次项目主要是市政废水掺杂一些工业废水,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非常高,峰值达到1000多,平均值也是国内废水的两到三倍。

而桑德之所以最终能从众多竞争公司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桑德是国内产业链最健全的环保企业之一,能在综合成本的控制方面获得优势。而且桑德国际是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借助新加坡这个国际平台,国内公司会成为一家国际公司,并增加海外对国内公司的信任感。

文一波曾指出,中国环保市场竞争的核心将由单个环节的竞争升级为产业链的竞争,因此,企业需要将以项目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转变成以产业链为导向的盈利模式。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提供强大的项目、设备集成能力,在提高效率、综合成本控制等方面获得优势。

桑德国际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成功对接,更是给企业提供一个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不断规范企业运作的平台。这种规范化的运作,在国际竞争中成为一种有效的通行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前后两次的实地考察,中间上千封邮件沟通,并对设计方案不断进行技术澄清、商务澄清,召开专家讨论会进行反复论证,这些都帮助业主打消了种种疑虑”。桑德国际曾两次派代表去沙特进行实地考察,做到对当地的水质情况了如指掌,并不厌其烦地修改和论证设计方案,这些做法不但让业主感受到了对方的诚意,而且也让他们确信:桑德有足够的能力承担任何一个国际项目的整体实施。

中国环保企业能够走出去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国有可以培养世界级环保企业的沃土,和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化改革对中国企业的锤炼,使之增加、保持了巨大的活力。中国环保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中国政府对环保的投入和推动,使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际水平。桑德在短短十几年内完成的五六百个各色各样的工程业绩让国外同行叹为观止,在技术应用、工程经验上并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同行。

与此同时,桑德深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异。如果简单用国内技术、国内市场的一些经验和能力去参与国际市场的话,肯定会有问题。国内和国外完全不同,包括技术标准、工程标准都完全不一样,程序也完全不一样。在进入不同的地区时,不同文化理念的冲突必须得到充分的考虑。“技术上我们是世界级的,但是适应性我们要做到最当地化的。”桑德海外项目工作人员如是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