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3-12-18 09:52来源:民建中央网站关键词:清洁能源生物质能源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能源需求增长强劲、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长,石油等优质资源进口量急剧增加,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显现。一方面,我国能源低碳化和优质化进展缓慢;另一方面,全球面临新能源技术的重大变革,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仅可以逐步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而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一)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体系基本建立

在政府管理层面,已在能源、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等管理部门设立了相应职能机构或部门,专门管理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在政策引导层面,在《能源法》中突出了清洁能源在国家能源发展政策中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旨在鼓励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实行对清洁能源产业的补贴政策措施,对风电、太阳能热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提供优惠的税收、信贷、价格和研发政策等,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清洁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层面,积极关闭落后小火电并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环保型燃煤发电技术,促进洁净煤产业发展;规模化发展以风电、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

(二)相对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基本形成

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与此相关的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智能电网等产业的发展,并形成相关产业集群。清洁能源现代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经过多年发展,覆盖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和配套服务等环节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三)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初步完成

为促进清洁能源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1.4%”确定为约束性指标;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等专项规划中,也确定了各类清洁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布局等。目前,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初步完成。截至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装机63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650万千瓦,各类生物质年利用量300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2.58亿平方米。

(四)清洁能源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攻克了一批涉及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相关企业也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这些关键共性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清洁能源产业竞争力。目前,国产风电机组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光伏电池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转换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光伏电池产品在技术和成本上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五)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清洁能源的逐步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其社会效益逐步显现。2012年全国沼气年产量150多亿立方米,折合2500多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万吨,改善了农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状况。清洁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的不断扩大,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利用秸秆、垃圾发电,在变废为宝的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六)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洁净煤技术发展迅猛,煤转化利用也逐步向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转变。目前,我国煤化工技术、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煤制液体燃料产能达158万吨,煤制甲醇产能达38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达180万吨。此外,2011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307亿立方米,占到能源消费的5%。油品升级和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生物质能源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