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报道正文

环境治理中的短期行为没有用

2013-12-23 09:02来源:中国产经新闻关键词:生态文明雾霾河流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党的十八大之后,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又无一不提到生态环境治理,足见中央对百年大计造福子孙的空前高度重视。而持续频发、连片、且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和空气污染,对百姓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中央强调不再以GDP为唯一考核指标,而是把增长转向有质量的、不恶化的基本生态环境上来,决策英明。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虽然从各地政府和职能部门来讲,几乎将“治理”提到了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出现了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比如,有的省对雾霾严重的城市开出巨额罚单,以罚促改,但款源竟是纳税人的钱,岂不荒唐?有的用人工降雨、地面泼水等物理方法消雾,哄孩子呢?有的城市拟建“城市风道”,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将空气中的霾等污染物吹走,郊外雾霾了又怎么办?有的城市一天拆除18家水泥企业,据称将减少大约64个火车皮的粉尘排放,早知如此,当初怎么规划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短期行为究竟有什么用?

应该说,地方政府的这种重视是解决雾霾问题不可或缺的动力,这种政府起码比那些还在“先污染后治理”,甚至连“后治理”都没做到的政府强一点。但有时候“太重视”也容易引发新的问题,就是会在长官意志和政绩驱动下,变成一种大跃进运动。当权力意志缺乏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时,很容易“用力过猛”,一旦启动就根本停不住。设想,如果都想毕其功于一役,都想在举国关注下,通过“创造性的治理方式”秀一把,把治理雾霾当成了一种短期内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恨不能一夜之间唤回蓝天丽日,可能吗?

况且,生态环境也绝不仅仅是消除雾霾。能见度很好时,生态失衡、食品污染、河流污染等不也照旧吗?按照一般定义,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所以,治理雾霾乃至治理整个生态环境,是一场长期的复杂战役和系统工程,不是一阵热情和一两个临时拍脑袋所形成的“点子”可以解决的。环境恶化非“一日之功”,是政府官员长期以来,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偏差以及环保不作为所累积而成,绝非短期内可以解决。你为官一任,表面上环境暂时有所好转,但你卸任后,雾霾和各种污染照旧,你良心过得去吗?

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不要仅仅为保“乌纱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施短期行为,治标不治本,而要真正吃透中央精神,对治理生态环境拿出全面持久从根科学治理的“长效良方”,并以制度和法规作保证。不是一时一地局部治理,而需要整体统筹。甘肃民勤8年持之以恒综合治理荒漠化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究竟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还是请各级党委和政府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文明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河流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