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利资源评论正文

张博庭:抛开以人为本 则无生态文明

2013-12-30 11:35来源:中国三峡工程报关键词:三峡工程水资源水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峡工程就是一项生态文明工程

随后,张博庭将话题引到三峡工程。

他举出一篇题为《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报道,报道中称,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某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看,长江生态已经崩溃,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也已濒临崩溃。

对此,张博庭予以回应,他说,我们大家眼看着长江流域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和治理了长江的洪水威胁之后的突出变化,为什么鱼类保护人员得到的结论,却是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呢?因为我们和鱼类保护工作者所考虑的长江生态系统的层次不同,主体不同。

在我们和长江流域的民众看来,长江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例如,一位来自湖北荆州地区的年轻记者,曾用自己家庭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三峡工程所带来的变化。在她童年的记忆里,长江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因为,为了避免长江泛滥,她的父母每年的冬、夏两季都要出"义工"。古老的长江带给他家庭的记忆,除了恐惧还有沉重的负担。

但自从三峡建成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出"义工"的惯例,已经成为历史。特别是2011年汛期,虽然长江出现了瞬时超过1998年的特大洪峰,但是,江边的乡亲们仍然悠闲自得的度过每一天。总之,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民众来说,三峡大坝和水电开发已经把昔日带来恐惧和负担的长江,变成了今天幸福和美景。这就是当地居民生存状态的变化。

而在某些同志的眼里,所谓长江的生态想当然的就是他所管理的某些鱼类的子生态。所以,他从个人专业的角度,说"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张博庭认为,这种概念上的混淆,其实就是没有区分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的结果。否则,他们就不会分不清人与鱼是属于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的主体。

更严格地说,即使真有"某些鱼类的生态系统已经崩溃"的情况,也并不能说"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因为,至少目前我们对长江中华鲟的保护还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已经崩溃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怎么解释还有长千上万条中华鲟生存?

张博庭说,如果我们能抛开狭隘的生态保护理念,就会发现,三峡和一些水电工程虽然确实可能会影响某些局部的、个体物种的小生态,但是,一定是有利于整体的,全流域的,甚至全中国和全人类的大生态。尽管某些鱼类的生存环境确实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生态子系统的进化,都要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因此,我们仍不能否认利国利民、惠及民生的三峡工程就是一个生态文明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工程查看更多>水资源查看更多>水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