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铅蓄电池循环“不经济” 行业回收体系亟待建立

2014-01-09 14:26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关键词:铅蓄电池电池回收再生铅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铅蓄电池之乡——浙江长兴县的天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里,一只智能机械手不停地忙碌着,手臂电脑屏上显示的抓取重量为3.1吨,被抓取的废旧铅蓄电池正被填进回收炉里再生利用。

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块近10斤重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多道工序,可产生6斤多再生铅、1斤多硫酸钠、0.6斤聚丙烯塑料。这种闭环加工不仅大大减少了污染,还为企业增加了效益。

然而,这套代表国内外蓄电池资源再利用先进技术水平的装备,运行一年多来却一直“吃不饱”,15万吨的产能不能被充分释放。针对循环产业“不经济”的现状,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通过立法确保废旧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

回收率低废旧电池再生产能不足

据了解,天能集团年处理15万吨的废铅蓄电池项目于2012年投入试生产,总投资3.6亿元,在引进意大利全自动机械破碎、水力分选工艺的全湿法新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了纯氧助燃、精炼保锑、专利合金配制、废烟气处理等技术,使废旧铅蓄电池资源化再生利用达到最大化。

与传统工艺相比,再生铅项目金属回收率提高10%,可达98%以上,每年多产铅1万吨,增效1.5亿元;降低能耗30%以上,节约增效约2835万元;残酸回收率达100%,塑料回收率达99%。废气可彻底治理,余热、废水可100%循环利用,彻底实现“零排放”。

从“原料”市场看,电动自行车平均每1~1.5年就要更换一次电池。汽车使用的铅蓄电池,每2~3年也要更换。这为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天能的循环经济项目运行一年多来却尚未盈利,主要原因是产能不能充分利用。目前,废旧电池回收率低已成为行业规模、绿色化再生利用的瓶颈。

政策缺失产业发展亟待立法保障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由于我国废铅资源收集渠道散乱,大多数收购点为个体,回收过程废酸、废油等污染严重,并且大量废金属资源流向小型冶炼厂,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铅蓄电池查看更多>电池回收查看更多>再生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