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2013电力工程大事: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环评时代

2014-01-22 13:04来源:中电新闻网 记者:史晓斐 曹凯旋 宋旸 辛清影 吕晴朗关键词:电力设备直流输电电力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站在全球视野审视我国电力建设企业的蜕变,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生存能力,已经在市场开发度日益提升的大环境中,以不同姿态呈现出来,各有千秋。以项目顶层设计和优化为强项的电力设计院,正在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市场上快速成长;以现场管理和精工细作为主打的施工企业,正在利用数字化建设和一体化施工平台的契机,实现企业核心产品由劳动力输出向管理输出的转型;以设备制造和产品供应为支撑的电力设备企业,正在以技术革命为先导的企业再造中,追寻着重生的希冀。

这一年,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稳步提升。这一年,单个项目的盈利能力依旧薄弱。这一年,的确很忙。

回顾一下走过的路,力求温故而知新。我们找出的这些关键词,希望可以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给大家带来一点新思考。

○第三次工业革命

还没从大数据时代的海洋里醒过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舆论浪潮又起。不管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新能源版本”,还是以制造业“数字化”和“大规模定制”为核心的“制造业版本”,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世界各国决策者的案头。

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各种工业产品的结合体,看似伟大的变革,往往就是从一次次市场供求关系的调和中演变而来。对于我国电力建设企业来说,要领会和把握这次国际潮流,恐怕还是得从服务市场和产品意识着手,向个性化定制和品牌营销的方向试水。也许,“私人定制”的桥段离我们并不遥远。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的里程碑节点,与2013年日历精准契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5座城市,我们全程关注了新一代智能变从孕育到落地的不凡经历,也为电力行业展现了一次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升级的样板,更为智能电网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更加清晰的蓝图。

全新的设备与组件,意味着现行变电站运行规程和电网管理模式的新挑战;一次设备小型化、智能化,二次系统集成化,意味着传统专业细分化招标模式被改写,电气厂家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打破一次、二次专业设备壁垒的行业洗牌;全方位采用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设备,使得未来的变电站将越来越“瘦身”,意味着变电站设计标准的刷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设备查看更多>直流输电查看更多>电力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