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访谈正文

更多社会资源应进入环保

2014-01-27 13:13来源:经济观察报关键词:环保PM2.5雾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跨国公司高管到环保志愿者,转型后的张醒生如今每个月有一半时间都不在北京,他借用不用坐班的自由出去“躲污染”。在春节假期之前,他自己就跑到海南躲雾霾去了。

不过,作为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地区首席代表,除了“逃离”,他对环境及“环境移民”现象也有自己的思考。经济观察报记者就这一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记者:你怎么看待“环境移民”现象的出现?

张醒生:当前环境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社会、个人很大的担心。和“环境移民”这个词相似,其实联合国在很早时候就有过“环境难民”的提法,指的是由于极端气候的原因,很多人离开他们生活的国家和地方,到别处生存,像瓦鲁阿图就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过大规模移民。

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我们的水、土地、空气,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里,越来越不适合人居,这时“环境移民”就出现了,当然,暂时还不能称之为“环境难民”。

记者:从你个人的角度来讲,环境问题对你造成了哪些困扰?

张醒生:比如说喝水,不太信任自来水,一般会选择经过认证的矿泉水、水源地的灌装水,这就造成了生活成本的提高;食品也是,选择时特别小心,对产地比较关注。这些还可以选择,空气没办法选择。PM2.5的出现把所有人,逼到了同一个角落,面对同样的困境。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记者:你周围的朋友中,因环境问题而移民的多吗?

张醒生:我身边很多朋友,尤其有了孩子之后,有条件的都移民出国了。前段一个朋友还把北京的房子、车子都卖了,卖了400多万美元,然后移民到美国,花了100多万美元买了一个更好的大房子,他说我300万美元存着,做点投资,都可以不用工作了。北京高企的房价,恶劣的环境,使得很多人在考虑第二代的生活时候,选择出走。大人抗污染能力强一点,孩子的肺非常弱,糟糕的空气对孩子是一辈子的损害。

记者:现在除了移民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躲避环境问题?

张醒生:很多不能出国的人都到海南、云南甚至韩国济州岛等地买了第二居所,尤其是冬天环境问题突出的时候,他们会到第二居所躲避。

即便是不得不留在北京的,也都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净化水、空气,选择有机食品,甚至有的自己去开农田,包农庄,其实这样增加的社会成本是不得了的。我每次在街上看到拉着桶装水的车在街上跑,我就想,如果大家把装桶装水增加的费用来改善环境,那该多好。

记者:很多地方也在加大治理力度,在你看来如何才能更加有效?

张醒生:治理是短期内必须要做的事,是短期硬性手段,但是更多要从源头抓起。像北京今年已经宣布拿出7600亿元治理大气污染,但如果仅靠北京就想把空气污染治理好,那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

我自己也经常到北京周边去,感受最深的是,首先现有的环境治理法规要落实,我听说有些电厂也装了除硫、除烟装置,但这些装置只在检查时候开,平时为了减少成本都是关闭的。

第二,必须有一个区域联动机制、补偿机制,我在春节前到崇礼滑雪,一路上发微博报告空气污染状况,沿途下来可以看出,污染源非常清晰,就是钢厂、化肥厂,在北京上风口的位置,摆放了那么多重化工业、发电厂。必须有一个区域联动机制、补偿机制,比如张家口把钢厂关了,北京要给一定补助以激励他们改造关闭。

另外,要保护生态。如果北京7600亿的治理费能用一部分在北京周边山上搞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屏障,可以吸附很多污染物。

记者: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你还有什么建议?

张醒生:第一,要利用法律法规和社会的意识把还没有被破坏的地方保护起来;第二,对那些已经遭破坏的地方,要调动更多社会资源进入环保领域,搞生态建设;第三要有思想的解放、制度的解放,每每看到荒山土岭,我就想为什么国家不能把这些荒山土岭放开让社会承包呢,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前提是不能改变用途。社会资源能通过资金的投入获得资产的保值,国家能得到绿色的生态成果,而且这种生态的成果是全国人民共享的,谁也拿不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