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去年6月起,有关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消息便频频传出,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煤炭资源税改革2014年将和清理涉煤收费同步推出,目前已经拟定初步方案。对于税改最为关键的税率,姜智敏表示,中央已经给出具体幅度,但仍在内部研究中。
事实上,自1994年旧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以来,煤炭资源税进行了数次调整:参见财税[2004]187号,财税[2005]79号至86号,财税 [2005]169号至172号等文件。可以看出,这种对煤炭资源税额进行频繁调整的局限性也十分突出:第一,政策的调整必然有它的滞后性,尽管政府可以根据价格变化适时调整税额,但是受决策程序和利益博弈等因素的影响,税额的调整往往滞后于价格的变动,难以及时保证国家作为所有者应享有的权益,所以不断的人为对定额税率的调整远没有比例税率的自动调节来得及时有效;第二,税额的不断调整和税法内在的稳定性要求产生冲突,税额的核定和调整复杂,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调整缓慢,需要由国家分批进行调整。而从价计征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因其保证了煤炭资源税占煤炭价格的固定比例,随着煤炭资源价格的变动,煤炭资源税也随之变动,始终保持着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行为上一定程度的刺激。对于即将推进的煤炭资源税改革,要真正达到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政策制定者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让更多的资源税税负由开采企业自行消化是煤炭资源税改革目标实现的前提。煤炭资源税改革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其政策效力还有赖于各市场主体能否做出有利于税改目标实现的反应。生产者(煤炭开采企业)和消费者(煤炭利用企业)作为微观决策主体,其行为选择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力。对煤炭开采企业而言,提高资源开采效率是资源税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当资源税税负提高时,煤炭开采企业往往面临完全自行消化、完全转嫁给使用者和部分自行消化、部分转嫁给使用者三种选择。严格地讲,完全自行消化和完全转嫁给使用者是不现实的,绝大多数情况是第三种选择。这是因为:当煤炭开采企业无法将更多的因资源税税负提高而上涨的生产成本通过涨价而转嫁给煤炭利用企业时,它只有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来消化这部分增加的税收负担,而提高开采效率则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当然,这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煤炭开采企业的角度看,资源税改革目标实现路径是这样的:提高煤炭资源税税负—煤炭开采企业自行消化较多的税负—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盈利水平—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效率(达到煤炭资源税改革目标)。由此可见,对煤炭开采企业而言,煤炭资源税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加的资源税税负究竟有多少由开采企业自行消化,有多少向下游转移。
其次,煤炭资源税改革必须同时清费。据统计,煤炭行业现行各种税费总计已经占到该行业收入的2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35%,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很多税已经严重的“费”化。目前看,如果税已立而费未清,则必然会加剧煤炭企业经营困境。
煤炭资源税改革必须先解决税的“费”化问题。搞清楚哪些“费”原来属于税,先把它们“费”的帽子摘掉,然后再装进资源税的“筐”里。相关部门必须对正在征收的各种税费进行清理界定和对目前已在征收的各种税费进行精算,看其占到煤炭企业收入的多少才不会导致煤炭企业负担的加重。而已经税化的“费”应立刻取消,没有税化的费应该逐一研究,确定其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公平。
最后,必须对煤炭资源税的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规范。处理好企业、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让政府能够从资源开发中获取部分收入用于解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型地区转型和接替产业发展等,让资源地普通居民均能够享受到资源开发红利,这也是世界各国征收资源税的主要目的之一。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的资源型地区也大都如此。受历史、地域、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往往单一,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因此,资源型地区往往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资源开发过程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二是资源枯竭之后地方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在我国,资源税属于地方税,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资源地政府增加收入、发展经济。但有关部门并未对资源税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定和规范,许多资源型地区在拿到资源税之后,上马一些政绩工程,并没有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和培育接替产业发挥应有作用,当地普通居民也没有从资源开发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红利。当资源濒临枯竭或是资源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之时,资源型地区经济将不可避免的遭受沉重打击,资源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将受到显著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对煤炭资源税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规范。如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要将绝大部分的煤炭资源税用于解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支持接替产业发展和为广大居民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等方面。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对资源税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让煤炭资源税真正为资源地经济发展发挥应有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表示,煤炭行业要在推进“零碳矿山”建设上下功夫、闯新路、做示范,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零碳园区”政策带动下,部分省份和煤炭企
前不久,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鄂尔多斯市新能源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探索对新能源开发企业征收风光资源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风光开始作为一种能源资源概念被大众所熟知,与传统能源发展对标的“风光资源税”引发业界关注。新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4〕22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系统推进矿井水源头保护、分类处理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坚持
政策《光明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8月29日,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发布印发《光明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鼓励制造业企业节能节水、降耗减排,加强绿色能源和再生水资源利用,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实现绿色化制造。对符合我区鼓励发展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财政部9月4日发布公告,为了鼓励煤炭资源集约开采利用,自2023年9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炭,资源税减征50%。通知原文如下:关于延续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炭减征资源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6号为了鼓励煤炭资源集约开采利用,自2023
多位专家指出,采选充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煤矿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主井提升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原煤质量、降低后续选煤作业能耗和固废排放,达到矸石减量化,助推煤炭绿色开采。近日,山西平遥200多亩耕地沦为粉煤灰填埋场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不仅粉煤灰,随着环保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宁夏发改委发布《自治区关于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行动方案》,文件指出,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工业绿色发展。支持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进度,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宁夏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自治区关于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到,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能源供应。协调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保障煤炭持续稳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关于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多方争取煤炭资源供给,保障全区煤炭供需平衡,维护电煤稳定供应,推动煤电企业提高发电出力。引导企业加快改造升级,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
近日有关部门专题研讨如何界定煤炭企业哄抬价格、谋取暴利的判断标准,笔者认为,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煤炭、火电领域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电煤-煤电环节基本形成多对多、高集中度对高集中度、高国资国企比重对高国资国企比重的市场格局,辅以动力煤长协双轨机制,各方面信息相对公开可比,双方企业长期协作、行为总体自律,煤炭暴利的空间是有限的。
随着发改委各项保供措施的开展,自9月份开始的电力供给短缺问题似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我们尚且无法言定次轮电荒已经结束,多方预测今年冬季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加寒冷的季节,是否能够顺利无忧的度过冬天,是战胜本轮电荒与否的关键。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23年美国生产了5.78亿短吨煤炭,不到2008年美国煤炭产量达到峰值时产量的一半。煤炭产量的下降几乎平均地分布在每种类型的煤炭上,并且这一下降趋势在2024年仍在继续。不断上升的采矿成本、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以及来自其他电力生产来源的竞争促成了美国煤炭产量的下降。(来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2025年1—2月,云南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良好,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9%。一、电力生产供应方面1—2月,全省全部发电量62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全省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590.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其中:火电100.27亿千瓦时,下降6.0%;水电349.79亿千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2025年3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旗下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重金打造的新主体——国能(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正式成立。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2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开采、建设工程勘察、发输供(配)电业务等。这意味着,国家能源集团旗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5年3月31日,国能(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28亿元。该公司注册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旗乌兰木伦镇温家圪堵社(办公区)行政楼201,法定代表人为胡庆斌。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煤炭开采;建设工程勘察;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煤炭供强需弱,煤价震荡寻底——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3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1—2月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7.7亿吨,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5个百分点。春节后煤矿复产速度明显快于需求恢复,主流煤矿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7.7亿元,同比增长2.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39.2亿元,下降2.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04.6亿元,增长4.9%;私营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关税风暴中再议我国油气进口安全市场供需✦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降温✦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3月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迎近3年来最大降幅行业资讯✦油气勘探开发取得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部拟对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
4月18日,陕西能源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投资计划。该计划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大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88.26亿元,股权投资计划预算总额为68.94亿元,涵盖新设公司、对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增资以及可能的股权收购等。公司强调该投
日前,山西晋中市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3%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达到峰值。详情如下: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陕西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30.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4%;完成原煤产量2356.28万吨,同比增长1.17%;实现营业收入231.56亿元,同比增长19.04%,其中,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67亿元,同比增长19.62%,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43亿元,同比增长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晋中市人民政府印发晋中市碳达峰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实施煤电行业碳达峰行动。充分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煤电基础性调节作用,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继续加强煤炭保供任务日常监测和调度管理,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监管。夯实煤电机组保供基础,协调督促发电供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4月17日,随着福建公司内陆地区首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沙县富口2.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顺利发电,集团公司在福建省总装机容量达1001.68万千瓦,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截至目前,集团在闽总装机约占全省1/9、位列全省第二,火电装机约占全省火电装机1/5、位列全省第一。作为集团在闽唯一省公司,福建
煤炭市场供给端收缩,主产区煤矿增量空间有限;且在安全、环保等多重监管下,煤炭生产释放受限。下游客户刚需采购,终端企业需求偏弱;在成本支撑下,煤价连续半个月走平,保持震荡维稳运行。大秦线检修正酣,若无天气因素影响,下旬,环渤海港口库存会有所回落,优质煤继续保持紧缺状态,支撑着煤价不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