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退休不褪色 孙水祥情系水电梦

2014-02-18 13:10来源:英大网关键词:国网电力事业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宁化县城区小溪边居民小区里,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位60开外、健壮憨实、面带笑容的老人,跟着三名六七岁儿童“躲猫猫”,享受着人间的天伦之乐。其实,人们看到的只是他退休生活的一个侧面。他从2011年退休后,退休不褪色、情系水电梦,仍然没日没夜耕耘在水电领域。为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老有所为的重要贡献。他就是国家水利部级劳模、共产党员、原国网宁化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孙水祥。

退休前他是当地经济建设的“先行官”

1951年春,孙水祥出生在宁化县淮土乡孙坑村一位普通农民的家里。父亲孙杨槐、母亲张海秀是地道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他全家10口人,有8个兄弟姐妹。在计划经济那个年代,淮土乡孙坑村是全省出来名的贫困村。孙杨槐拉扯着8个儿女,村里人多地少,仅靠当时生产队分配年人均300来斤口粮,其中有一半还是地瓜,全家人靠少量的稻谷、啃地瓜片、喝野菜汤来维持生计。孙水祥从小聪明活泼、思想上进,从凤山小学读书一直念到禾口中学,被老师称为听话的好学生。1964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禾口二中读书。高一仅读了2个月就遇上文化大革命,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孙水祥毅然放弃了渴望升学的机会,回到家中成为父亲担负起养家糊口的得力助手。

1972年10月,孙水祥已是一名英俊健壮的优秀青年,他被大队干部派到桥下水库参加修水库大会战。他头脑灵活、手脚勤快,脏活累活抢在前、干在先,深得水库指挥部领导的赏识。于是,他被调入工程指挥部担任会计。由于他思想上进、责任心强、来历风行,领导交办的工作总是按时完成。桥下水库建成后,他被公社任命为桥下水管处主任。从此,他与水利、电力结下了终身不解的情缘,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宁化水利水电事业。

1999年秋,国家推行两改一同价政策后,宁化全县16个水电工作站,从资产到人员要全部上收国网宁化县供电公司。由于当时全县16个水电工作站拥有资产1.2亿元,水利水电工作站员工达210人,这是各乡镇开展各项中心工作的得力部门。全县16个乡镇书记、乡长和水电工作站站长,几乎是同一个声音,疑虑上收县供电公司后会出现不利后果。特别是湖村、泉上、禾口、淮土、安远等几个大乡镇工作难度较大。当时担任国网宁化公司总经理的孙水祥,为了落实好国家两网一同价政策,寝食难安、忧心忡忡,思想负担、工作压力达到极致。在县委分管水电工作副书记纪熙全、人大副主任邱雅文的带领下,他起早贪黑、尽心尽责,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深入到乡里站里苦口婆心,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宣传国家两改一同价的惠民政策,必将给全县人民带来巨大的好处。最终,全县16个乡镇党政领导和涉及切身利益水电工作站员工都顺心顺意,同意将乡镇水电工作站上收县供电公司。实践证明,各乡镇失去了眼前利益,推动了农村配电事业的大发展。从此,各乡镇的电网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供电质量上去了,供电有保障了,优质服务提升了,电价降下来了,广大农民满意了。农村电价普遍由每度电1元降到0.56元,全县农民平均每年少缴电费达400多万元。

孙水祥在水电工作领域,摸爬滚打一干就是40多年,这其中,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种种艰辛,有事还遇到难以破解的难题。但他始终抱着必胜的信心,沿着情系水电的梦想一路前行。1989年他被国家水电部评为劳动模范,并授予“功在禹上”的银质奖章。先后数十次被省市评为“十佳公仆”、“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创新能手”、“革新带头人”、“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网查看更多>电力事业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