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市场正文

碳交易乍暖还寒

2014-02-27 14:37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碳交易环保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

“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很难”,这是很多参与碳交易试点工作人员的共同心声。基础数据薄弱、缺乏立法保障、企业认识不够、市场和人才不成熟……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让试点地区一筹莫展。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此后,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也陆续启动交易试点。

然而,开门红之后冷清的交易市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碳交易推进的不易。企业头疼的问题不仅是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还有如何进行碳盘查、得到基础数据。政府在积极推进试点的同时,更会顾虑碳交易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本报记者就碳交易问题走访了相关专家学者,试图梳理当前的问题,也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 碳排放配额怎么分配?

各地不一,配额偏多可能性大

既然是市场交易,价格问题就至关重要。但目前,各市场的碳交易价格存在差异,对价格最为敏感的市场主体们心态不一。控排企业普遍担心配额价格过高增加履约成本,很难把握价格趋势,不知何时买卖。投资者则担心价格下跌,影响持有的配额价值。

碳价格的形成与配额分配高度相关。配额的多少,包括配额核算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直接影响参加交易单位的主动性,也决定了碳市场能否活跃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委员洪继元介绍说:“在碳排放配额分配环节,北京采取了历史法和标杆法的组合方式。”即对纳入碳交易的大部分行业,都采用了欧盟等碳交易体系广泛应用的历史法,充分考虑控排企业在过去几年发展的惯性,一方面尊重企业的历史排放,另一方面对未来排放规律进行把握。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规模会发生改变,包括转产转型等,这就要根据其变化调节分配配额。

“对电力和热力等公共服务行业,很难设置特定制度和方法对其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但底线是要满足城市和居民基本用电和供暖需要。”他说。

因此,在这方面采取标杆法计算,不对其进行绝对总量控制,重点通过标杆的配额分配方法实行相对总量调控,核心就是进行技术、工艺、产品等方面的改造,提升使用效率。

此外,对在北京经济结构中占比已经达到76.4%的服务业,也实行了严格的总量控制。

此外,在不同行业之间,既有设施和新增设施之间,都会进行差异化的配额核定,并向社会公布整个碳排放配额核定方法,核定的定额等数据。

当前阻碍企业参与交易的最大阻力,还是对所分配的配额不够履约的担心。因此,部分试点考虑到企业压力,配额发放不会过紧,应会基本满足企业履约需求,部分试点还存在配额发放偏多的可能。因此,配额稀缺性有待市场检测。

2 如何核算企业的排放量?

各地核查方式不同,CCER将影响市场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表示,碳交易工作非常复杂,涉及很多环节,历史数据摸底非常重要。因此,各地在数据核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数据搞不清,企业就会对配额分配产生异议。”她说。

数据盘查工作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市场交易。据报道,不同试点在前期数据盘查工作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别。有的试点采取招标形式,安排不同核查机构进行核查;有的试点出台了核查指南,指定一家核查机构完成全部核查;有的试点则以企业上报数据为主,核查机构加以辅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试点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配额发放出现问题。

比如,北京在碳交易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按照专门设计的表格、格式,通过网络报告企业的排放总量来核算企业排放量。在核算环节,政府和主管部门也公开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核查员,并实施双重备案管理机制,严格备案机构和核查员的核查领域,确保核查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环保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