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报道正文

吉林:从“风资源大省”到“风能利用大省”(图表)

2014-03-10 09:37来源:吉林经济贸易部关键词:风电消纳吉林风电吉林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管理风电消纳实现“度电必争”

全省负荷空间不大,如何更多利用风电资源?

“技术研发是吉林电网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重要措施。”国网吉林电力调控中心新能源处处长杨国新说,“依托‘风功率预测系统’和考虑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电网节能调度计划系统,准确预测风电输出功率,‘排兵布阵’,调整火电机组开机计划,这一切为风电机组满发创造空间;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尽可能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并依托智能风电控制系统,根据电网负荷变化情况,优先安排风电机组发电上网。”

正是“风功率预测系统、电网节能调度计划系统和智能风电控制系统构成了吉林电网风电智能调度系统”。华能马力风电场生产技术部主任张巍表示,以前风电场都是“靠天吃饭”,现在国网吉林调控中心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在调配方面给予风电更多的支持。

2014年伊始,从北京传来捷报,国网吉林电力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大型风电并网运行与试验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量科研成果投入使用,为吉林电网大规模接纳风能创造了条件。

强化管理,为风电场做好服务。2011年,吉林省电力成立了“风电并网技术研究与检测中心”,承担了规范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管理工作。2012年,吉林省电力调控中心又成立了专职服务于风电等新能源并网的“水电及新能源处”,实施“绿色调度”优化电网控制策略。

升级+疏导智能电网护航“风电交通”

吉林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远离负荷集中的大城市,全省呈现风电源负荷倒置分布的特点。加快跨区域输电通道建设,升级电网网架结构,将成为解决吉林省风电消纳和电力结构失衡的关键,也可在供暖期最大限度地让风力发电输送到负荷中心地区。

为了突破电网结构对风电发展的约束,吉林电网发展采取针对性规划,并适度探索推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实现新能源发电、输送及消纳的协调统一,进一步解决风电消纳问题。

国网吉林电力坚持“网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风电配套工程建设,保障核准风电及时并网。“十一五”以来,吉林电网已累计投资45亿元用于风电送出及电网配套工程建设。他们先后建成松原、甜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使西部电网风电送出能力由26万千瓦提高到180万千瓦以上……目前,500千伏甜水-松原-合心输变电通道已“贯通”;500千伏甜水-向阳-长岭输变电工程正在建设中。据专家介绍,二者投产后将使吉林西部电网风电送出能力提升4倍以上,更多的西部风电资源可“直达”省中部负荷集中区消纳。

在风资源最丰富的白城地区,新建220千伏线路257.4千米、66千伏线路216.2千米,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3座,使骨干网架由220千伏升为500千伏……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和线路,比“十五”分别增长4.5倍和1.6倍,有效缓解了电源迅猛发展与外送紧张的矛盾。

如今,吉林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日益增强,预计将用两年时间,吉林省风电发电量将累计突破300亿千瓦时,国网吉林电力也将成为我省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引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消纳查看更多>吉林风电查看更多>吉林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