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企业正文

“解码”贵州省五大风电开发商(图)

2014-03-13 08:57来源:《能源新观察》关键词:风电企业风电项目风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华能人的高原“风”谋略

虽然高原风场建设的成本和难度都远远高于平原,但华能新能源在贵州迅速开发风能资源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据介绍,目前华能新能源贵州公司在贵州已经投产并网的韭菜坪风电场一、二期项目共建设风机56台,装机容量8.4万千瓦,投产到2013年12月10日累计发电3.98亿度;乌江源风电场一至六期共建设风机199台,装机容量30万千瓦,投产到2013年12月12日累计发电量5.82亿度;在建项目5个,其中赫章大韭菜坪、石头寨一二期项目装机容量9.9万千瓦,预计2014年初建成并网;威宁仙水坡、雪山灼圃及盘县老黑山项目,共计14.85万千瓦,预计2014年7月30日建成并网发电。

“目前,华能新能源在贵州的风电项目累计投入已达到50个亿,到2015年建设成为贵州第一个百万级风机企业,预计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40至150万千瓦,累计投入140个亿。”杨艳明介绍,近年来,华能新能源作为每年投产200万千瓦、年年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的风电行业大型企业,连续几年发展速度位列全球第一。2011年6月,华能新能源在香港成功上市,进一步确立了其在中国新能源领域的领军地位,而被总公司列为风电开发计划“第二梯队”的贵州,正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发展优势。

“华能新能源计划在全国重点打造7个百万级风电基地,分别是辽宁、内蒙、云南、山西、陕西、四川和贵州,其中内蒙和辽宁已经建成,而贵州即将建成第三个基地,此外,我们还在2013年参与贵州分散式接入风电招投标,共中标装机容量为23.2万千瓦的项目,占全部招投标项目的19%份额”,杨艳明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华能源新能源在全国20个省区拥有风资源储备,但目前西北、华北弃风限电严重的情况下,从西南地区来看,云南的风电项目由于受到电源结构影响发展基本“叫停”,而贵州对风电发展非常支持,因此总公司在西南地区对贵州的投资比重也在逐年加大。

杨艳明指出,华能新能源公司首先提出专业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率先开展风电场个性化设计,树立了高原、平原、戈壁、滩涂、沼泽、海上等特殊风电场的建设标准和规范,拥有不同风电场类型的施工组织经验,在同业及可比公司中走在前列,这些都是其未来将进一步占领贵州风电市场份额的有力技术保障。

碳交易,贵州风电人必须面对

据了解,一台风机的使用寿命约为20年,在保持年发电量达到2000小时的前提下,平均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场投资回收期为11年。

“虽然华能新能源实力雄厚,但我们同样面临成本的压力。”杨艳明坦言,就韭菜坪的具体施工情况来看,风场单位千瓦造价在8800-9000元左右,其发电成本为0.5878元/度。目前国家核准的贵州风电上网电价为0.61元/度,也就是说,每发一度电只有0.022元的利润,也就是企业每发一度电只盈利2分钱,企业管理稍有不慎、成本控制不好就会亏损。

杨艳明表示,站在企业的角度,一方面希望国家继续保持并提高对风电产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预测未来几年随着风机技术的提高,风机设备价格逐渐降低,风电的建设成本有望减少,此外,风能作为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华能新能源也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进行“碳交易”尝试。

据统计,截止发稿时,目前华能新能源在贵州已投产并网的项目共累计发电8.98亿度,按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测算,每年可节约标煤234万吨,相应可减排二氧化硫6575吨、一氧化碳88万吨、二氧化碳90万吨。

“199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决议通过的《京都协议书》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严格执行碳交易政策,为完成减排指标的一方通过支付拥有清洁能源指标的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通过碳交易的中介机构平台,国外向中国新能源企业购买清洁能源指标的情况屡见不鲜。”杨艳明透露,借助华能新能源总公司现有的“碳交易”渠道,贵州的风电项目已迈出了“碳交易”实践的第一步,有欧洲的企业已购买了韭菜坪产出的清洁能源指标,“虽然获得的收益并不高,但这是未来风电企业运营的方向之一,也是贵州风电‘碳交易’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杨艳明说。

尽管华能新能源在贵州风电场项目仍处于投资回收期,但其为当地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却非常可观。据介绍,风电项目首先修建或拓宽了高山上的道路,方便了山上居民的出行,他们种植的土豆等农作物现在可以依靠摩托车和汽车来运输了,而一个风电场的建筑材料、食品采购等均在本地,此项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10%以上,如韭菜坪风电场在这方面的支出就达到5000万元左右,同时,华能赫章韭菜坪风电场每年纳税3500多万元,华能威宁乌江源风电场纳税则达到8000多万元,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作出了的突出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企业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风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