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概念厂”能否撬动水业改革?

2014-03-14 09:27来源:中国水网作者:贡玮关键词:污水处理污泥处理概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行业机遇

从行业机遇来看,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它需要找到一个新模式、新起点,开拓一个新空间。

目前,污水处理行业的趋势是在向“下”扩张,大中城市的处理设施已基本建成,城市的市场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水厂扩建和升级,新一轮的建设以乡镇农村地区为主。

但乡镇农村的污水处理与大中城市有较大差异,它的特点是处理规模小、水量水质波动大、运行维护等技术力量薄弱,如果复制大中城市的处理工艺,会增大投资和能耗,而且无法保证稳定运营,因此,改革已箭在弦上。

王凯军认为“城镇化为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建设增量为我国污水处理的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还有巨大的改扩建需求。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短缺,污水处理厂越来越难以找到足够的扩建空间,因此采用更高负荷的处理工艺如生物膜移动床工艺(MBBR HYBAS)、曝气生物滤池工艺(BAF)渐呈趋势。王洪臣表示,一味地提标改造,像国外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过五六次提改一样,会造成非常大的投资浪费。当然,最大的最无法忽视的是对水资源的需求。总体而言,中国是一个缺水大国,水资源总量27000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800亿m3左右,目前的用水量却已超过600亿m3。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求迫切。“概念厂”立足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先例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21世纪水厂”和本世纪初新加坡开发的“NEWater”工艺。

将污水处理标准提升至饮用水标准,实现从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回用,这就是世界性水务“新概念”。在此基础上,欧美又提出了对污水处理中的水、营养物、能源三方面进行回收,将下水道比喻为“蕴含丰富能源的矿藏”。

能否落地?

概念厂面向未来,与现行的工艺、建设、政策标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亟需解决。

比如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规定。现行的处理排放标准对有机物(COD、BOD)和营养物氮、磷(N、P)都做统一规定,行业标准“一刀切”。曲久辉分析:“目前的政策标准关注的是眼前、局部的利益,而未来的概念厂是系统性的、从更长远角度出发的。”他指出,未来标准可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如根据出水排入的水体不同或污水水质、当地水资源情况制定不同的排放标准,与资源回收再生利用的理念更契合。

王洪臣指出,污水处理行业尚缺少鼓励政策。例如家电行业拥有节能降耗的鼓励政策,若污水处理行业出台同样的鼓励政策,将大大加强污水处理行业的前进步伐。

曲久辉指出,未来的“概念厂”可以有两种模式:一种实体模式,一种虚拟模式。实体模式是指选点建设、实地运行,虚拟模式是展示概念,可以理想化一些。

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概念厂”距离落地似乎还需一段时间。曲久辉表示,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水厂选址。“我希望模块的完善与概念厂的建设能够结合起来,将概念设计与选址相结合。因为只有根据具体的对象设立边界条件,才能够实际推进概念厂的落地,不能总是空对空地谈。”

王凯军认为,在对“概念厂”的技术、建设、政策、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不同时期一定会有不同产出,无论是前期的学术成果或者后期的建设主张,都将给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概念厂”将如何推动行业的变革、产业的发展?曲久辉认为,“概念厂”必将有助于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重点从中国国情、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物质与能源循环角度出发,在更长时间尺度上综合思考污水处理厂的功能与定位。“这种突破束缚的探索,本身就是巨大进步。同时,这也将是一次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尝试。一个好的概念就是一个好的投资,而这个好的投资一定会带来好的回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泥处理查看更多>概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