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中国环保的最大蓝海浮现 数十万亿土壤修复市场待拓荒

2014-03-20 08:44来源:金融界股票关键词:土壤修复环保部永清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土壤修复:中国环保的最大蓝海

土壤污染治理正成为中国环保的新版图,各级政府正在通过政策框架的制定来构建这片环保蓝海。业内预计“十二五”是土壤修复产业积累技术、市场萌发的基础时期,“十三五”该产业将进入黄金时期。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周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今年将编制出台《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

土壤修复“战役”拉开帷幕

土壤污染治理正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为代表的系列政策正在构筑中国土壤修复的框架体系。

1月份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明确表示,土壤污染治理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一道,共同构成今年环保工作的“三大战役”。

周生贤称,今年将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并组织实施,重点是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建设6个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示范区。同时,将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治理也是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环保工作之一,上海、江苏、湖北等省市明确将启动土壤污染治理试点。

江苏省提出今年将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特别是要把土壤监测等基础打扎实,并修订《江苏省“十二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上海市在“两会”上明确,今年将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启动土壤污染治理试点;湖北省也提出启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试点。

“蓝海”市场起步尚需时日

土壤修复虽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业内普遍认为市场起步尚需时日,预计“十二五”是土壤修复产业积累技术、市场萌发的基础时期,“十三五”该产业将进入黄金时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土壤修复专家周二介绍,城市污染土地开发和污染农田治理预计是中国土壤修复的两大重点板块。

该专家介绍,在城市污染土地领域,由于涉及房地产开发等热门项目,目前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有相关工作展开,相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将土壤修复成本计入土地开发成本等细节问题。农田土壤修复主要集中在对土壤中重金属等元素进行治理,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具有直接关系,但目前开展的治理工作极为有限,尚需国家财政的相关补贴政策尽快出台。

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也表示,政策扶持是土壤修复产业的最大关键,该市场空间广阔,多家公司具有开展相关业务的计划。但目前由于资金投入、监管力度、商业模式等多领域的不规范和不成熟,市场形成恐尚需时日。

多位环保产业券商研究员分析,土壤修复市场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最大蓝海市场,从治理规模到市场空间都有着其他领域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与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相对成熟的环保市场相比,中国的土壤修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积累、项目推进、政府投资等方面都未完全成熟,需要通过立法及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才能实现市场的渐次打开。

大智慧通讯社了解到,永清环保是目前A股市场上唯一拥有土壤修复业务的公司。桑德环境和维尔利两家公司也关注土壤修复市场,均处于前期技术储备阶段。

数十万亿土壤修复市场待“拓荒”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日前举行“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调查显示,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年营业收入为3万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30%。

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公开表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才刚开始。他预测,一旦土壤修复市场打开,将是几十万亿的规模,市场空间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的治理。

上市公司多而小

2012年,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等部委联合启动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目前调查已进入公报编制阶段。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我国环保产业公司约2.4万家,上市公司约400家,年营业收入总额约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统计显示,在400家环保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的市值低于50亿元,市值超过200亿元的有5家,2012年全年盈利超过10亿元的仅三家,与国际环保巨头威立雅、苏伊士等营业规模相去甚远。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环保产业散、小等特点还比较突出。博天环境一位研究员对记者称,国内的环境公司主要是针对某一个领域,做出了一点规模,而国外的水务企业业务覆盖广,技术先进。

环保部在牵头编制中国的清洁水行动计划、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国家、地方和全社会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的资金投入。

桑德环保董事长、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称,环保产业正处于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但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仍存在整体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等发展瓶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修复查看更多>环保部查看更多>永清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