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内蒙古化工谋破“围城”之道

2014-03-27 13:06来源:中国化工报关键词:煤化工神华煤电一体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出新举措。自治区发改委在年初发布了《鼓励类非资源型产业指导目录》(简称《指导目录》),提出从发展新型煤化工、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打造一批非资源型化工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全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外,自治区有关部门还决定停批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到2014年底淘汰电石产能43万吨,到2017年底前淘汰焦炭落后产能182万吨。作为拥有丰富煤炭、稀土的资源地区,内蒙古该如何破解“资源围城”,摆脱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方式,走出一条“非资源”利用的新路?

拓展布局

煤化工产业链需延长

“新型煤化工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特色产业。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以及煤制天然气等国家示范项目已经在我区形成了一定规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按照《指导目录》加快煤化工产业结构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深加工产品。”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原料处处长任玉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任玉祥说,从产业构成看,煤炭工业占全区GDP比重超过10%,煤炭产值占工业利润的近一半,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产业结构过分依赖资源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是提高包括化工行业在内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目前,内蒙古已形成142万吨煤制油、106万吨煤制烯烃、13.3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20万吨煤制乙二醇、765万吨甲醇、278万吨合成氨、1200万吨电石的年生产能力,围绕煤炭加工利用开发的专利技术有100多项,煤化工产业基础较好,后续项目建设要尽可能向下游延伸,从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转变。

对于如何延长新型煤化工产业链这一问题,包头神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先君告诉记者,煤制聚烯烃有成本优势,与国内石油基路线生产的聚烯烃相比,盈利能力更强。不过,作为有别于石油路线聚烯烃领域的新生力量,煤制聚烯烃市场牌号相对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日益凸显。所以,做长煤制烯烃产业链,充分发挥煤制聚烯烃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破解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发新型催化剂和工艺路线,使下游产品步入高端化、差异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先君认为,内蒙古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因技术要求较高、投资额大、生态环保要求严格,需要有实力和责任感的大企业来承担,建议国家从政策和科技立项角度,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全面提升。以煤制聚烯烃为例,目前企业开发高端产品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应从催化剂研发等环节入手,提升聚烯烃产品性能。而产学研联合开发是煤制聚烯烃高性能化发展的有效方式,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已有的聚烯烃研究力量,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为行业进步提供支持。

胡先君还向记者透露,包头神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已经展开对MTO生产中伴随的大量碳四副产物进行深度开发和再利用,主要是制备精细化学品。目前,煤制聚烯烃基本以低端通用料为主,高性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技术角度考虑,研发煤制聚烯烃新产品要从催化剂、聚合工艺、产品开发(分子设计)等关键技术和市场应用寻求突破:首先,要瞄准聚烯烃嵌段共聚物以及高端改性聚烯烃,实现聚烯烃材料高附加值发展;其次,要加快成型工艺、性能优势以及回收利用等问题的研究,实现煤制聚烯烃高性能化;最后,在现有基础上从煤制聚烯烃高端化设计、超前商业布局、部分取代工程塑料等方面着手,通过对原位复合、高效催化剂、多反应器的应用以及链结构和微观形貌控制等新型聚合工艺的研发,实现分子结构和材料性能的定向调控,为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内蒙古庆华集团粗苯加氢和甲醇制芳烃项目、内蒙古星光集团焦化配套硝酸铵项目、内蒙古华油公司煤焦配套液化天然气等一批项目都走在了自治区前列,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在几家特大型煤化工企业中如火如荼地展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神华查看更多>煤电一体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