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继4月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交能融合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再次携手此前十部门中的三部委,出台与交能融合相关细分领域的规划建设文件。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编制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5〕632号)》挂网。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正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交通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政策的接续落地,意味着交通与能源两大国民经济命脉的深度融合已从顶层设计蓝图加速转向具体施工图。
在这幅宏大图景中,以中国能建、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为代表的电力央企军团,凭借前瞻布局与全产业链优势,正强势切入万亿级交能融合新赛道。
政策破冰:交能融合开启绿色交通新时代
今年4月,我国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新型能源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
该《指导意见》是国家层面首次系统性部署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的纲领性文件和顶层规划,其核心在于通过跨领域协同创新,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新指南,对开启绿色交通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要求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稳步增加。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交通运输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在《指导意见》发布后撰文指出:“未来的交通运输行业将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消费者,更是深度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环节的重要实践者。”
试点领跑:电力巨头抢占融合新赛道
01 中国能建——全场景布局,打造融合样板
被誉为交能融合新指南的《指导意见》,中国能建全程参与了起草、讨论和修改。电力巨头为何能够参与到交能融合的顶层设计当中,还要从它三年前的前瞻布局说起。
2022年,中国能建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牵头举办“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论坛”,围绕交通运输、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关键议题建言献策;2023年,中国能建发布《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结合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交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2024年,中国能建在“2024年全球持续交通高峰论坛暨国际交通装备展”上,一次性“打捆”发布电化运河、电动化公路、绿色机场、生物质可持续燃料、电制可持续燃料等5个细分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也是在2024年,中国能建获批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根据试点任务安排,中国能建将围绕交通能源深度融合技术研究、交通能源融合关键装备研发、多场景交通能源深度融合工程创建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形成一批具有中国能建特色的交能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工程,以及一批产品专利、解决方案、智慧平台等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借鉴。
因此,中国能建进行了诸多交能融合的探索实践,成功打造了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示范性项目,包含:
在公路货运领域,
投建全国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山东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在高速公路边坡、匝道圈等闲置土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为沿线基础设施和运输车辆提供绿色电能;
广西贺州钙钛矿新能源重卡换电站示范项目规划建设4座观点站,服务200辆换电重卡;
辽宁全省域公路货运电动化项目规划建设67座换电站,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180MW、分散式风电240MW,辐射沈大、沈四、沈山、环城、环线、铁朝等6条高速;
疆煤外运重卡超充绿色通道项目规划建设超充站22座,服务重卡约1.2万辆。
在内河航运领域,
创造性提出“电化运河”系统解决方案,依据内河水运特性,布局内河充换电补能网络,打造绿色经济水运廊道;
其中,水上过驳场景-湖南岳阳电化洞庭湖示范项目拟投运4艘4000载重吨电推散货船,配套建设两座快速充电设施,设计年运量130万吨。
在远洋航运领域,
协同上下游企业构建创新共同体,贯通绿色船燃“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燃料航运走廊;
其中,辽宁沈阳市绿色甲醇示范项目采用“风光制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技术,一期规划绿色甲醇产能10万吨/年,新能源规模160MW;
吉林松原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规划建设20万吨级柔性合成氨装置和2万吨绿色甲醇装置,打造全球最大体量绿氨基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色氢基化工规模化发展,为万吨巨轮装上清洁动能。
在航空领域,
投建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绿色航油示范项目——黑龙江双鸭山绿色航油示范项目,自主研发“电-氢-碳高效耦合成套工业技术”,打造全球领先方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提出绿色航油制备的中国方案。
目前,中国能建通过系统总结风光氢耦合绿色碳源制备可持续交通燃料全产业链实践经验,结合多方向关键技术研究,已形成绿色交通可持续燃料解决方案,以推动“新型交通能源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与新型能源体系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据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在7月3日才结束的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中国能建还发布了交能融合宣传片。
02 国家能源集团——重载运输的绿色智能革命
由原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重组而来的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着电力行业其他巨头无可比拟的“煤电运化”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国家能源集团也正是凭借着自身运输产业的深厚积累切入了交能融合赛道。
运输产业作为国家能源集团主营业务之一,包括铁路、港口、航运三大板块。截至2023年底,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营业里程2708千米,横穿蒙、陕、晋、冀、鲁、津6个省市区,覆盖17个地级市、53个县,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拥有3个专业化港口,吞吐能力2.9亿吨,其中黄骅港、天津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煤炭下水港,珠海港是北煤南运、外煤进口的物流枢纽;拥有自有船舶58艘,载重规模323万吨,为沿海、沿江电力企业和储煤基地提供煤炭运输服务,沿海散货运输量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一。
国家能源集团自申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在铁路运行关键技术与装备升级、绿色港口发展、双向重载运输、煤炭码头集控技术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着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能源运输大通道。
譬如,在铁路运行关键技术与装备升级试点方面,国家能源集团顺利开行3万吨级重载列车并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重载运输深度融合——国内首条采用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铁路在朔黄铁路开通;首创铁路货车“状态修”成套技术,研发铁路货车自供电北斗定位终端,实现了铁路货车无电源情况下的北斗实时定位及货车5G数据传输;研发及推广应用交通装备智能检测监测和运维技术,主力车型已全部实施“状态修”;研发贯通式同相供电工程技术,研制同相供电装置,建设世界首条128公里电气化铁路全线贯通式同相供电工程。
在绿色港口发展试点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在全国率先实现自有船舶和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100%,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100%,船舶岸电使用量稳居全国第一,遥遥领先同行企业;创新研发全流程粉尘治理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管控平台,实现煤港粉尘近零排放,破解煤港大气污染“瓶颈”,获得首个干散货港口“五星级中国绿色港口”荣誉,引领全国煤港绿色低碳发展,产生巨大社会与经济效益。
03 国家电投——锁定“绿电交通+氢能交通”
2022年下半年,国家电投战略基于自身的项目基础和技术储备,会同山东院牵头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根据他们所编制的国家电投试点实施方案,国家电投将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等三项试点任务。
2024年,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批复文件,国家电投正式成为交通强国试点单位。国家电投也因此精准锁定了"绿电交通+氢能交通"战略方向。
如今,国家电投在换电重卡、氢能开发等新兴领域已形成显著先发优势,其战略核心在于贯通"新能源发电-绿色能源供应-清洁交通装备"全产业链条,通过技术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老牌势力:中交集团,坚持“交通为体、能源为用”
在交能融合大潮下,传统交建巨头“中交集团”自然不容忽视。而中交集团新任“一把手”,正是在交通系统内深耕了30余年后,转任中国能建“一把手”5年,现又回归中交集团的宋海良。
中交集团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城市综合开发等相关业务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建设了一大批代表世界、代表时代最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如今的中交集团,拥有着多个“世界最大”的头衔,亦是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
而就交能融合来说,中交集团党委在今年5月发表了署名文章,明确表示要坚持当好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者,前瞻谋划、科学布局交能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强劲绿色动能,彰显央企使命担当。
在交能融合赛道,中交集团坚持“交通为体、能源为用”的理念,已从四个层面谋篇布局。
一是顶层设计层面,中交集团强化战略引领,将清洁能源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成立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系统开展低碳技术储备与产业化布局;统筹整合内部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等资源,制定行业首个企业级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指导意见,预计全部开发后可实现新能源装机超100万千瓦、年减碳100万吨;打造标准化实施范式,推动承平高速雾灵山服务区、榆佳高速微电网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案例。
二是科技创新层面,中交集团攻克高速公路整线光伏开发、公路能源自洽、高速公路微电网等技术瓶颈,奠定了交能融合规模化应用的坚实基础;构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主导制定75项国标、90项行标等,填补行业空白;发布《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建设技术指南》等国内首批交能融合标准;研发智慧运维平台,融合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能源生产传输与交通运行的实时监测及智能调控。
三是产业生态层面,中交集团联合41家单位组建全国交能融合产学研联盟,搭建协同平台并主办行业大会;创新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等合作模式,建立效益分享机制;耦合绿色金融工具提供资金支持;成立中交光伏科技公司,开放股权引入能源领域战略投资人,协同产业链破解技术装备难题,推动形成“以交带能、以能促交”的生态赋能效应。
四是市场扩张层面,中交集团布局全领域融合场景:公路领域开发广连高速全线光伏;水运领域研究清洁能源船舶应用;机场领域探索天河机场分布式供能;轨道交通领域试点天津地铁清洁能源电气化;城市交通领域建设充换电网络;封闭场景推动砂石矿山“多能互补+重卡充换电”。实施全周期“三同步”机制(设计、建设、运营),推动交通设施从能源消耗端转向创造端。依托“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标准与技术方案。
交能融合的本质是通过交通与能源系统的化学反应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随着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央企实践纵深推进、产业链协同加速,交能融合催生的万亿级市场正全面开启。电力央企也将在这一赛道上与老牌巨头同台竞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发布“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山西交控集团申报的《底置式电动重卡换电站》《榆和高速公路交能融合数智化区域微电网示范项目》两项新能源项目成功入选。据了解,底置式电动重卡换电站项目针对新能源重卡续航短、补能
7月3日,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公司总部与辽宁鞍山市委书记王忠昆会谈。双方围绕深化新型能源体系、抽水蓄能、绿色氢基燃料、交能融合、新材料等领域务实合作,携手助力辽宁振兴进行深入交流。倪真对鞍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给予中国能建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能建基本情
中国能建绿色交通可持续燃料解决方案
6月27日,阳明湖“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这是江西首个“近零碳”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上述项目位于江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的阳明湖服务区,由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5.05MW。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发电量500万千瓦时,
“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一、系统谋划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领域“1+N”政策体系,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
从零碳服务区的“点状突破”到零碳高速的“线型协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能融合创新团队(简称团队)聚焦“双碳”目标,依托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在零碳服务区、零碳高速公路建设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实践经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速交通强国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长沙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技术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以“交能创新融合,加快强国建设”为主题,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9日,国家电投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34批集中招标(中电神火木垒自备绿电替代风电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5756.0万元。第二中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东北院中标中能建投大安100兆瓦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能建投大安100兆瓦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装机容量为100兆瓦,拟安装20台单机容量为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并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2亿千瓦时,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万
7月10日,中国能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公司总部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会谈。双方围绕深化能源科技创新、地下空间应用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倪真对钱七虎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作为我国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能建始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中国能建旗下湛江天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湛江徐闻2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站项目建设8套高压级联全液冷储能单元,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以220kV电压等级拟接入当地电网500kV徐闻东变电站220kV侧。新建1回220kV线路至500kV徐闻东
近日,中国能建东电三公司联合体中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配套风光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本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区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400兆瓦),涵盖3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并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含调相机)及相应送出线路,中国能建东电三公司主要承担20万千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8日,中国能建木兰200MW风电项目在木兰县举行开工仪式。本工程容量为200MW,工程安装27台单机容量7.15MW+1台单机容量6.95MW风电机组及配套附属设施,新建一台220kV升压站。投产后,每年将向社会贡献约5.3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节约标准煤约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8万
7月8日,中国能建西南院总承包天津电建承建的福建厦门华夏电力一期机组1×66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福建省煤电清洁高效转型取得新突破。项目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首个煤电等容量替代项目。项目将原规划的1×600兆瓦燃煤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升级为1×660兆瓦二次再
甘肃敦煌西行百公里,车轮碾过公路尽头,驶入黄沙漫卷的戈壁腹地。在正泰工程师的带领下,北极星电力网记者探访国家首批“沙戈荒”风光大基地示范项目——龙源电力敦煌480MW风光互补电站。这座投资约10亿元、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的电站,正悄然书写着能源转型的传奇。正是在这片飞沙走石、极端温差的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能源集团原一级业务总监严永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安徽省马鞍山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推进“新能源+储能”融合应用!国家电投将在兰州投建300MW光储项目7月6日,兰州新区管委会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青海青投绿动智慧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双碳”时代,水电如何发挥出最大作用?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后大坝时代。世界反坝运动兴盛一时,却恰逢中国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能资源开发。移民安置、生态保护等问题一度将中国水电推入舆论旋涡,“让河流自由流淌”的反对声浪甚嚣尘上。(来源:能源新媒文/郑威廉)201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提出,实时调峰交易采用单段报价方式,单位为元/千瓦时。报价下限为0元/千瓦时,报价上限为0.262元/千瓦时。新能源场站配建储能优先消纳新能源自身发电量,原则上不参与实时调峰交易。确因电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宁夏电力大武口热电#1、#2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406481,招标人为国能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