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解码海牙核安全峰会

2014-04-01 11:41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核安全核能核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球核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是人类使用核电以来的惨痛经历,如何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以及妥善处置核废料,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问题学者左希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目前,国际上控制核扩散的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核恐怖主义的挑战形势严峻,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能力和作用依然有限。”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从1993年至2011年间,全球有超过2100起涉及核及其他放射性材料遗失、盗窃和非法获取事件,平均每年达120余起。核材料走私日益增多,这些材料一旦流入黑市,极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按照国际裂变材料委员会估计,全世界至少有200万公斤武器级核材料,其中多来自退役的核弹和核燃料发电站。这些核材料可以制造至少10万枚核武器。恐怖分子仅仅只需25公斤高浓缩铀或8公斤钚就可以制作临时核弹。

早在1993年,基地组织高级助手就命令其一名间谍设法在苏丹购买高浓缩铀。1998年,基地组织高级助手马姆杜.马穆德.萨利姆在德国被捕,被指控试图获取高浓缩铀。2001年10月,保护俄罗斯核武器的部队官员报告,恐怖组织两次在俄罗斯核武器储存地进行探查。

防范核恐怖主义仍然是此次海牙核安全峰会的主题之一。在2005年4月13日,由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中,界定了三种核恐怖行为。具体说来,恐怖分子一般有三种途径来实施核恐怖活动:引爆放射性炸弹,又称“脏弹”;袭击核设施;甚至直接用核武器发动袭击,这一点是当前国际最为担忧也是最可怕的一种情况。

除了极端恐怖主义,首尔核峰会后的全球核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持续发酵;美俄削减战略核弹头进程总体拖沓,核军备竞赛在新型核武器、战术核武器和核武器运载工具等领域加剧,等等。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曾公开指出,从福岛核电站事故得到的一个明显教训就是,目前国际上紧急应对核事故的安全框架已过时,需要对此进行重新审视。核安全相关条约的执行力、核安全状况的抽查机制和透明度,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问题。

中国版核安全观

继前两届峰会中国领导人不断向国际社会宣示自身核安全主张后,此次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受荷兰首相吕特的邀请第一个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

具体而言,中国核安全观包括: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

国内学者普遍评论,中国核安全观的“四个并重”具有非常强的建设性和前瞻性,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版安全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的又一新亮点,即主动地进行“议程设置”。以往西方国家非常善于创造“概念”,如“人道主义干涉”等,其拥有对这些“概念”的解释权,因此这些“概念”在实践上往往不可避免地为其所用。

随着中国外交的转型升级,中国也开始积极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理念。比如,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用“普罗米修斯与火种”的比喻来提醒各国注意到使用核能的两面性;用“短板效应”强调各国在应对核安全问题时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中国此次提出的核安全观,是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出发所提出的具有普惠性的概念,亦是中国外交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