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解码海牙核安全峰会

2014-04-01 11:41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关键词:核安全核能核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中国外交的转型升级,中国也开始积极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理念。比如,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用“普罗米修斯与火种”的比喻来提醒各国注意到使用核能的两面性;用“短板效应”强调各国在应对核安全问题时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2014年3月24日至25日,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此次峰会不仅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席大型国际安全会议,也是习近平主席任上首次访欧,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认同。

此外,中美领导人在此次峰会上进行的今年首次会晤、“七国集团”首脑关于乌克兰局势的磋商、日本表态归还核材料等,都是这些天来国际舆论对本次峰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凝聚预防核扩散的共识

据荷兰驻华大使馆公布的信息,全球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58位领导人,以及数千名代表和记者参加了“2014核安全峰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赵可金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核安全峰会就是一个安保类的国际峰会,目的很明确指向核材料的安全,主要针对防止恐怖主义势力窃取核材料从而危害国际安全的问题”。

赵可金认为,核安全峰会的象征意义或许大于现实意义,其主要作用还在于尽可能为各国凝聚预防核扩散的共识。毕竟从其成立之初,它就带着奥巴马执政初期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际上尚未建立普遍适用的核安全机制,虽然前两次峰会所通过的会议文件约束力有限,但毕竟给核大国如美国和俄罗斯、相关国际组织如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提供了一个专业性沟通对话平台。

与前两次峰会一样,3月25日,海牙峰会在闭幕之际也顺利通过了《海牙公报》。公报指出,与会领导人在减少高浓缩铀核材料数量、增强放射性材料安全保障措施、增进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等三方面达成了共识。

公报内容还涉及全球核安全体系、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核安全与核能安全、打击非法贩运、国际合作等10余个领域,共提出6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

会议成果仍然以“公报”这一约束力较弱的形式呈现,但相关内容确实体现了海牙峰会对此前国际舆论的相关期待作出的积极回应。

华盛顿-首尔-海牙

海牙核安全峰会是核安全峰会的第三次会议。

核安全峰会的历史,要追溯到2009年4月5日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布拉格的一次演讲:“美国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无核世界 ’。”奥巴马承诺将由美国主办一个核安全峰会。2009年10月9日,奥巴马甚至因为提出“无核世界”获得了具有鼓励性质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当时各国舆论热议的焦点。

2010年4月12日至13日,首届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如约举行。40多个国家和欧盟、联合国等有关国际组织参加核安全峰会,世界主要核国家领导人几乎悉数到场,此次峰会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成果。

乌克兰、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已相继承诺消除境内剩余的所有高浓缩铀,美俄两大有核国家也签署了一项将武器级钚转化为民用核反应堆所需燃料的新协议。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大会通过了《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公报称,各国对维护各自控制的所有核材料及核设施的有效安全以及对防止非国家行为者获取并恶意使用此类材料所需的信息或技术负有根本责任。

在此次峰会上,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加强核安全五点主张”,并指出中国正积极考虑同有关国家合作,在华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

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实施核试验;2010年2月16日,伊朗宣布完成新一代离心机试验;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外海发生9.0级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首届核安全峰会后的国际社会接连不断遭遇核安全方面的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第二次核安全峰会于2012年3月26日至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除了参与国数量比首次峰会有所增加以及国际刑警组织首度参与,首尔峰会的议题也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指向,即“加强核材料与核设施安全保护”。这也是峰会首次将核能的安全同核设施与核材料联系在一起加以探讨。

第二次峰会结束后,韩国相关负责人曾透露说:发布公报后,全球范围内有望销毁能制造数千枚核武器的民用高浓缩铀。

截至目前,该峰会在建立精确锁定核材料信息的国际标准,以及安保行动的详细规定方面进展不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