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从三峡、小浪底等工程角度看水库大坝与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2014-04-09 13:01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胡学萃关键词:水电站三峡工程水库大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国际大坝委员会原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在“水与能源”科普论坛上表示:要用新的理念促进水电又好又快发展,需完成4个认识上的转变。这四个转变分别是:认识上既需要强调改造、利用自然,又需要强调保护和适应自然;决策上既需要重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需要重视社会可接受、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运行管理上既需要重视工程安全、效益实现,又需要重视生态调度、生态补偿和生态安全;效益共享上既需要重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又需要重视受影响人利益和生态保护、统筹兼顾、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贾金生还表示,中国水电如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能够做到环境友好、工程安全、效益优良、技术先进,同时促进区域发展和社会和谐,形成国际优势,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

水库大坝与水电的可持续发展

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更大贡献

贾金生以三峡工程、小浪底、新安江千岛湖、二滩等工程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促进水库大坝与水电的可持续发展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更大贡献”这一主题。

其中,三峡工程被誉为是提升流域整体协调发展能力的典型范例。三峡工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防洪功能,在使得长江中下游安澜的情况下,也成为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三峡水电站拥有的2250万千瓦总装机,其每年近千亿千瓦时的电量送华东和华中,支撑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此外,正在建设的三峡永久船闸,将助力长江“黄金水道”,成为我国水上运输大动脉。

黄河小浪底,则作为恢复流域生态功能的代表,在全面恢复河道功能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黄河河口三角洲的湿地生态环境。在此之前,黄河水少沙多,淤积严重,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由于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过去不得不以牺牲生态来维系经济增长,20世纪80、90年代,黄河下游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下游干流断流达226天,河道严重萎缩,河流功能基本丧失,引起了全世界关注。从1999年开始,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进行了大规模调水调沙试验。这些措施包括人工创造较大流量,有效冲刷了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主河槽的最小行洪能力从原先的不足1800m3/s提高到4000m3/s,黄河下游已连续9年未断流。

新安江水电站水库——千岛湖,则是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工程的典型案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安江水电站,因库区1078座岛屿而得名,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胜地,农夫山泉也在千岛湖取水。

二滩工程,作为上个世纪中国建成投产的最大水电站,拥有世界第三混凝土双曲拱坝,同样也是生态环境友好工程。2006年6月,该电站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环保部)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四川紫坪铺水库,则作为水库大坝安全建设和运行的代表,在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抢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汶川地震,距离震中汶川古溪沟仅17公里的紫坪铺水电站不仅屹立不倒,还在关键时刻确保了下游1000多万人口在非常时期的供水和供电安全。在路上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条水上生命救急通道,既保障了救灾人力、物力及时运往灾区,也保障了重灾区人员撤往安全地带。经此一役,紫坪铺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坝高超过100米经受8级地震考验并能确保安全运行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WCD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据贾金生透露,世界上对水坝的认识也有过一些波折,由于WCD(世界水坝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Dams)的出现,世界银行在2000年之前曾宣布过不再支持任何水库大坝建设,之后更正了这一做法。“WCD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贾金生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三峡工程查看更多>水库大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