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评论正文

污染治理 从市场手中解救环保

2014-04-10 09:04来源:观察者网关键词:节能环保产业环保企业环境问题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环保的背后,有两种各不相同的理念作为支持。一种是浪漫主义的思想,认为自然有外在于人而独立存在的理由,持这种观念的人有点接近自然中心主义或者“泛神论”的立场,于是他们把维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生物多元性等视为值得追求和捍卫的价值。在以环保为工作目标的非政府组织中从业的人士,很多是这种理念的追随者。

另一种是理性主义,即从经济的、功利的角度出发强调合理规划和使用资源对人类存续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不仅在哲学层面上是成立的,而且它早已不仅仅是哲在哲学层面的问题了,在工业化发展模式带来的种种严峻的负面问题的催逼下,环境问题成了威胁人类自身安危的紧迫的社会性挑战,是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从《寂静的春天》到“气候变化”议题,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无需任何怀疑了。

沿着这一问题的逻辑,各国都把环保纳入了管理的范畴,成立监管机构并扶植和规范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中国在2012年7月公布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定位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强调其“吸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始第二个任期的就职演讲中谈到,美国要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起到领导作用,缘由是不能把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技术拱手让给别的国家。可见,各国政府在该议题上的管理思路是相近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理性主义”在上述的逻辑延伸中发生了语意转换,由此我们可以区分两种“理性主义”:一是从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而进行环保,平衡人类需求与自然资源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的“理性主义”;二是将环保视同为一种“产业”,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拉动点,并由此寻求产业发展和就业带动作用的“理性主义”。后者姑且可以称之为“市场主义的理性主义”。

一旦把环保纳入市场的逻辑,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被置换了。在市场的条件下,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再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占据首要位置的考量将是市场扩张和资本积累。与其他企业一样,环保企业在思考问题和制定策略的时候必然会放弃资源有限性的这一环保理念得以成立的前提,代之以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预设。

另一个看似荒唐但不得不正视的逻辑是,环保产业的发属需要市场空间,而环保产业的市场便要污染,环保产业的扩展要求污染的扩张。一旦环保产业形成规模并有了自身的既得利益,那么它就将变成自己的理想的敌人——它不会以消除污染为目标,因为这等同于消灭自己;它甚至会有放任污染扩大化的冲动,因为这等同于市场的扩大。

想起一件往事。我曾偶遇一位环保领域的知名人士,并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我说,你们开着越野草跑到河流的源头搞探测,排放量可不小啊。

她说,是啊,我们是个高能耗行业。

这是个值得玩味的回答。如果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的环保本身也成了高能耗行业的一种,那么环保的目的还能达到吗?

为了解决现代化带来的负面问题,就必须把环保行业从产生问题的现代化逻辑中解放出来。如果听任环保行业被市场主义的逻辑俘获,那么对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期待,将无异于希望揪着自己的头发飞起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环境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