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储能 能源领域最后1公里

2014-04-15 08:59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钟银燕关键词:新能源储能技术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前,人类对能源需求激增,能源短缺问题成为威胁各国能源供给安全的主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能源利用的巨大浪费,人类所能做的却显得苍白无力。如,在传统能源发电领域,火电厂时刻需要以最大负荷提供电力,与夜间低负荷不相匹配,至少造成30%-50%的电力被白白浪费。

这种情况在新能源领域也比比皆是。其中,风电尤为突出。晚上运转的风电机组比白天多发40%左右的电量,却无奈面临弃风。人们一直希望把浪费掉的能源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一方面,解决巨大的能源短缺和浪费,另一方面,也可大幅度地减少碳排放。

设想一下,如果储能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这些情况将得到彻底改观。

发展储能的现实意义

当前,新能源发展风生水起,势头强劲,但其不稳定的电力特性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而解决之道,也在储能。利用储能技术将不平稳的电力储存起来,再以平稳的电力输送给电网,从而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

那为何世界上一直没有采用储能的方式把电力储存起来?究其原因还在于成本的高企。随着今天科学的进步,多种储能方式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且这些储能方式正在向低成本、使用周期长的目标靠拢,一些示范性的储能电站都经受了考验,为下一步储能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燃煤机组火电发电超过70%以上,但电力需求缺口依然巨大。在我国尚未形成智能电网,电力调度缺少储能环节的时期,各地匆忙中,只有选择上马大量火电机组,这与我国强烈的能源结构调整愿望背道而驰。但若在需求侧配有储能,电网将灵活的调度储能的资源,就不必大量上马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

据业内人士测算,如果在电网中配备10%的储能,仅国内在电网储能领域产生近万亿的市场产值。在这些新增的产值中,全部为新兴技术产业。在我国艰难进行的结构调整情况下,发展储能对电力系统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储能在多种领域的应用

受美国特斯拉纯电动汽车火爆的带动,我国纯电动车行业正在疯狂投资,各地争相上马电动车项目。

世界著名投资人纷纷投向储能电池与相关领域,沃伦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公司,比尔盖茨投资美国阿奎恩电池公司,世界资本高度关注储能领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国内,大批资本复制着比亚迪模式,或者投资相关联的储能项目。

是什么吸引力让资本青睐电动汽车与储能行业?首先,这是一个崭新的行业,对于企业家而言,入门很重要,尤其在行业刚刚起步时,站在第一梯队的是活的最好的;第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他衍生的相关产业;电动汽车与储能结合起来产业链非常长,而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也有很大差别,比如车身材料、电机、电控、地盘结构、都需要全新的理念制造。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而电池产业链也非常长;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管理系统、逆变器等等。如果将电动汽车普及,还需要大量的充电站,而充电站美国特斯拉采用光伏供电,光伏与储能的结合必将给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很大希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储能技术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