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评论正文

浅谈: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可视化建模与系统开发

2014-04-24 09:5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独家)关键词:智能电网及分布式能源配电网态势感知可视化建模与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另外我们有一个比较大的发现,大家都有感觉。就是我们的量测在我们的一次图上面有一个非常好的配合,只有配合好,我们的感知才是好的。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架空线,我们的电压比如说单个电源的,电压从高向低,这幅就很清楚。一看这幅图就知道我的距离跟我的电压是线性下降的,物理上这条线是弯着走的,三维的地也是弯着走的,首端和末端这幅图给我们的感知非常明确,这幅图揭示的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提出了我们的底图怎么样跟我们的感应图匹配起来,从我们配电网上来讲,我们也就提出了变电站为中心的馈线的辐射均匀图,我们一个110站有24路10千伏出现。我们要做一个自动构图,让它呈现出这么一种辐射状,这是一个电压的等高线,等高线上面再进行着色,我们就看到很清楚。供电半径越长电压就越低,但是这个东西如果跟我们地理接线图来比是很低的。

我们从渲染上来讲,这边这个图是以地理接线为背景的电压渲染,很难发现有明确的规律。这一个规律就非常强,我们有一个动态的播放,比方说每15分钟量测数据出来,自动潮流计算,自动产生图,自动的来播放,非常容易发现在晚上的时候,负荷很轻的时候,高电压非常广。随着负荷越来越大,高电压就会越来越小。从动态上面,我们就能够感觉到。所以说在这里我们就提出了态势怎么计量,比方说我们的等高线,看到它的峰谷数,这幅图很明显只有一个峰,因为它是一个辐射状的,另一边峰谷就很多。我的等高线弯曲图,这个图弯曲度非常大,等高线的线数非常少,那边本身是交叉在一起的。

所以说按照这样,我们就是来研究等高线的这些图,我们来计量它。我们能够发现可以通过数值计算,发现均匀的等高线要好,另外还有细节的思考。这是我们简单的一个对比,这样以后我们计算机算等高线,我们均匀图算的非常快。因为它的态势是比较均匀的,我们也是提出了系统的建模,这个是一个态势可视化的建模,我们要反映出来我的实时态势,通过UML,第二个是我们历史态势能够播放,我们过去每个月的每天15分钟都可以进行播放出来。

另外一个未来的态势也要进行播放,比方说负荷我们做一定的预测,我们也可以滚动。第二个是我这个态势图的生成和存储,我们的态势图希望存储量越小越好。那个地方看到电网拓扑有变化的情况下,我的态势会进行分析,如果电网拓扑没有变化,我的态势图存储的数据是用不着电的。我们的开关变位,我们有故障出现,我们的模拟量和潮流计算的变化,我们形成了这个图,我们是采用了SVG存下来的。事实上的尺寸是非常小的,所以我说后面我们整个的系统也是国网的项目,去年年底验收掉了。

另外有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就是叫罗盘图,我们可以把很多的不同角度的视角从一个平面把它反映出来。打个比方,这是俯瞰图,比如说我的功率、故障情况等等。这一个轴是它的时间轴,通过一定的播放也可以动态的看出我们这些故障相互之间的变化。我们也可以把它转换成三维,这个是我们所做的系统,整个从量测上来以后通过潮流计算,通过图片的生成。我们这个做的比较好,我的图形生成下来,子层比较少,提出来是轻量级的。这个图可以在计算机上面都可以进行播放,这样一个好处是大电网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出了问题,你把这个图形发一个邮件给我,或者开一个小会,跟EMS这些都没有任何关系,我就是拿到电脑里面全部播放出来,大家来分析我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所以我讲一个轻量级的图形有优势在这里,这个里面还有几条线,目前母线的电压,也可以做一些放大。

今年有两篇文章出来,一个是态势可视化的概念设计,第二个是适应于态势分析的均匀图生成和计算。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及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配电网态势感知查看更多>可视化建模与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