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报道正文

排污权交易改革:将改写PM2.5轨迹

2014-05-26 23:16来源:南方作者:叶石界关键词:排污权脱硫大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广东省属最大的发电企业粤电集团,自2002年开始实施“蓝天工程”,为其所有在役和新建、扩建的机组加装脱硫装置。粤电集团历时6年,投入37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家系统电厂机组全部完成脱硫运行的发电企业。

时任粤电集团战略发展部副部长黄国清测算,脱硫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达到了29万吨。如果按首批试点1600元/吨的交易价格计算,这29万吨二氧化硫的价值就达4.64亿元。

而随着国家层面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排污权指标本身的数量将会大幅减少。在企业旺盛的需求下,交易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这将为减排企业带来更可观的收益。

对于有的企业而言,因受到技术、资金的限制,减排的难度更大。“随着未来排污权价格的走高,企业有偿使用排污权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部分只能购买指标的企业将不得不做出转型的选择。”赵细康对记者分析,这将带来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整合。

其实,实施排污权交易也将降低行业整合的阻力。

省环保厅规定,排污企业在完成减排任务的前提下,通过污染治理、结构调整及加强管理获得的结余排污指标,或因破产、关停、被取缔以及迁出本行政区域,其有偿取得的排污指标,可以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转让。“就是说企业一开始通过有偿或者交易的方式获得了指标,即使后来转行做其他产业,也可以通过出售排污权指标而获得从事新产业的启动资金。”阳莹解释。

在阳莹看来,广东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这时候推出排污权交易,顺应了广东的发展要求。在排污权交易的推动下,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将从其他行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治污新政”让企业主动减排

实行排污权交易改革后,广东的环境治理多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前,首先被纳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是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个指标。赵细康解释,一方面,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单一,企业排污行为容易界定;另一方面,广东很早就已经针对二氧化硫排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测系统,具备对二氧化硫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计量的能力。

其实,从污染治理的角度选择二氧化硫入手也颇为科学——因为二氧化硫是气体污染中比重最大的一种污染物。

众所周知,酸雨的罪魁祸首便是二氧化硫。这几年来广东的酸雨量一直居高不下,去年全省城市酸雨频率达37.4%。赵细康表示,为什么减排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关键在于在传统的行政监管手段下,许多企业没有减排的积极性。

而运用排污权市场交易的手段,则是实现企业主动减排最有效的推手。

按照环保部的要求,新上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排污技术标准。比如在脱硫率方面,国家目前的要求是不得低于95.5%。“按以前的行政手段来减排,如果企业不达标就会被罚款;即使规范运作的企业,只要达到政府标准就可以了。如今结余可以拿出来出售后,企业就会有动力进行技术改进。这样实际的脱硫率就能达到96%、97%甚至更高。”阳莹分析,这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动减排。

在广东环保部门的日程安排中,除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外,接下来还要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纳入试点范围。而无论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都是臭名昭著的PM2.5的“原材料”,也是灰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赵细康判断,随着这些交易的开展,困扰市民的灰霾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

对于污染重灾区的珠三角来说,排污权交易带来的减排效果意义更明显。

《办法》明确规定,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不能买入排污权。这意味着排污权指标将流向粤东西北地区。此前,省环保厅副厅长李晖就解释,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更重,环境容量处在高负荷状态,显然不适合增加排放。而自去年省委、省政府推行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后,环境容量相对放宽,当地企业获得了排放指标后,将有助于经济的加快发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要给粤东西北地区带来污染。因为除了省里的‘总量控制’外,每一个地市也有‘总量控制’,只有在总量指标以内才允许交易。”阳莹解释,在跨区域交易中,每一笔交易都会在省里备案,从而保证全省的排放总量不变。

可以说,以市场手段促减排,不但为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方子,也在环境保护和区域平衡发展之间架起了一根平衡木。

原标题:排污权交易改革,将改写PM2.5轨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